![那年1983](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132/51627132/b_51627132.jpg)
第80章 农妇三泉
“走吧姐,咱们这就去给你投稿!”
“算了,不投了。”
“为什么啊?”
“我就瞎写的,根本就不是小说,小年,明天就送我去剧团,我还是跟小姨学唱戏吧。”
“……”
看着姐姐颓废、清瘦而自卑的样子,陈春年很心疼,脸上却一副混不吝的样子,哈哈大笑:“谁说这不是小说?”
“相信我的话,你的小说是真牛逼,真的姐,实在太牛逼了,我差点都没看懂!”
躲在屋子里憋了十几个日夜,陈雪晴瘦了好几斤肉,整个人看上去有些萎靡。
她沉默一会儿,再问一遍:“小年,你给姐说实话,我写的是不是小说?”
这玩意儿我真看不懂啊……陈春年咧嘴而笑:“肯定是小说啊,我读着贼带劲儿!”
“不过姐。”
他顿了顿,很严肃的说道:“姐,你写的故事真的很精彩,我这个文盲都很喜欢,可是、咱能不能斯文一些,尽量别在小说中爆粗口?”
在陈春年的鼓励和插科打诨下,陈雪晴的心情渐渐好转,恢复了一点元气。
老姐的血脉渐渐觉醒。
她伸手拢一下头发,无所谓的骂道:“我特么活着都不容易,让我斯斯文文的写文章?”
“陈春年,你就说说,咱爸陈老师够斯文了吧?”
“他混成了个啥怂样子?”
“实话告诉你陈春年,老姐我就看不惯咱爸那一套真装逼、假斯文,都特么是一群高高在上的混蛋!”
“他们以为能左右我们这一代人的命运,捏腔拿调,指手画脚,指指点点……我说了,去特么的!”
“……”
陈春年目瞪口呆。
卧槽,自己只想着帮老姐当一回文抄公,鼓捣几篇文章充一充门面,把她包装成文化人。
不料,才写了一篇知青小说,能不能发表还说不上呢,姐姐咋还成了愤青?
这算不算觉醒了某种读书人的血脉之力?
“姐,你说的对!”
为了不打击姐姐的积极性,陈春年十分豪迈的一挥手:“走走走,赶紧去投稿!”
一听‘投稿’二字,陈雪晴刚刚生发的一腔豪情,再一次冰雪融化、烟消云散了。
哎,人活着,真特么难。
编故事写小说,对一些人一些事破口大骂,听着挺过瘾,可是,真要面临‘投稿’这种大事……
她终究还是怂了。
“算了小年,我就随便写着玩的,”陈雪晴叹一口气,幽幽说道,“我这种满篇脏话粗话的东西,根本就不是小说。”
陈春年却一把抢过《返城年代》的稿子:“走吧,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事又成!”
他不由分说的拉着姐姐出门,骑了挎斗子摩托车,‘嘭嘭嘭’的直奔县邮政局。
“同志,有没有《人民文学》的通讯地址?”
一进门,陈春年就开始瞎咧咧:“或者,《收获》杂志也行,《延河》这些省级刊物就算了,档次太低了。”
“没有啊?”
“咱们红宁县邮政局的服务态度不行啊,要不是你们几个小伙子帅气,几个阿姨比我姐姐还漂亮,我都要生气了。”
“那就找一本《人民文学》吧,杂志后面应该有邮政编码和投稿地址……”
“……”
遇上这么一个混不吝的二货,口出狂言,说话又特么好听,邮政局的几名同志被成功惹笑了。
姐姐陈雪晴都快要羞死了。
马丹的,陈春年这个混账王八蛋玩意儿,八字还没见一撇呢,就这么咋咋呼呼?
这种事情,不应该悄咪咪邮寄出去,然后,就是等待退稿通知吗?
陈春年却不管。
为了给姐姐鼓劲打气,面子是什么?那玩意儿能换钱、还是能当饭吃?
最后,他替姐姐做主,选择了《人民文学》。
他的想法很简单,要弄,就弄个牛逼哄哄的刊物,就算人家退稿也没关系,咱再换《收获》。
《收获》不行,咱换《延河》。
《延河》不过,咱投《长安文艺》《甘肃文艺》《辽宁文艺》那些烂怂杂志。
实在不行,陈春年也有办法。
花钱找人修改!
1983年,路遥、陈忠实、贾平凹几个人都穷得要死,花几百、一两千块钱,把几个未来的文学大佬全部接到红宁县,关进小黑屋,天天催更。
呃,其实也不对,应该把路遥几个人关进小黑屋,天天催着让他们给姐姐陈雪晴改小说!
哎,那场景,想想挺带劲嘞……
……
次日一大早,雨过天晴,碧空如洗。
瓦蓝瓦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棉花糖一般的云,优哉游哉,一路向北飘去。
院子里的榆树、柳树和零零星星的一些香水梨树,在春雨过后的清晨,分外妖娆。
枝条那个软,嫩芽那个黄,就像这一片厚实的黄土地上的补丁,贫穷而清秀。
门前一棵歪脖子老榆树上,几只喜鹊鼓噪着,雀跃着,时不时的扑棱着翅膀追逐嬉闹。
西北小城的春景其实质朴,纯粹,简单而秀气,总体来说,其实还挺美。
只不过,受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的限制,人们为了一口热乎饭疲于奔命,无暇欣赏罢了。
陈春年的心情很好。
因为就在刚才,他蹲在台阶上刷牙时,收到了一个好消息:西边菜地的‘泉眼’溢水了。
水脉很旺。
而且,还真甜水!
听到这一消息,陈春年激动的不行,丢下牙刷缸子,撒丫子就跑。
没办法,西北人对泉水的热爱,尤其是对甜水泉的热爱,超过一般人想象。
“真是甜水?水量大不大?”
大踏步来到挖掘现场,陈春年大声问一句就不吭声了。
一泓清泉。
昨天挖掘出来的大坑,如今装满了清水,清亮亮的宛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一方瓦蓝瓦蓝的天空。
“小陈同志,是甜水!”
水利局杨技术员快步过来,递给陈春年一缸子清水:“尝尝,这水甜丝丝的,很好喝。”
陈春年接过一茶缸子清水,浅饮一小口,赞叹一句:“卧槽,真特么的甜!”
“……”
好歹也算咱红宁县有点名声的人,这个‘陈肥肠’说话时,真特么粗俗啊。
两名技术员和一众工匠哈哈大笑。
“杨技术员,李技术员,接下来咋弄?”陈春年笑了一会儿转头问道,“是不是需要水泵什么的?”
杨技术员点头:“是得一边抽水一边作业。”
李技术员补充:“泉眼下面的水脉很旺,一边抽一边作业还不一定行,得用速干水泥。”
陈春年点头:“那就用速干水泥。”
这玩意儿他知道,速干水泥又叫特种水泥、快干水泥,又称双快水泥,主要用于紧急抢修工程、地下工程、隧道工程、锚喷支护工程、截水堵漏以及公路面抢修等工程。
“大虎哥,让乔老五他们去一趟水泥厂,搞两三百袋速干水泥过来。”
他吩咐一声,罗大虎立刻执行。
杨技术员忍不住开口:“小陈,有一百袋就足够了,毕竟就一处泉眼嘛。”
陈春年浑不在意的笑了笑:“那就两百袋吧。”
“这是咱红宁县城唯一的一处甜水泉眼,咱不能亏待它,钢筋粗一些,水泥混凝土超标一些,那也是应该的……”
有一句话他没说出口。
在他的地盘上,这一处甜水泉眼的出现意味着什么?这分明就是上天的恩赐啊。
他清楚的知道,在几年以后,这世上最珍贵的东西将不再是粮食和蔬菜。
而是水。
矿泉水,纯净水,娃哈哈,乐百事,汽水,红牛,脉动……随便一瓶水产品,就特么能换好几斤小麦!
而且,即便这个泉眼的水达不到矿泉水的‘标准’,那也没事啊。
咱还可以借此炒作一波,酿酒,酿醋,酿制纯粮品质的酱油,不声不响就能赚大钱。
真以为那一堆‘唐砖’没什么用?
那些个文化人、大领导,最喜欢这种小玩意儿,考证不清楚,但听起来就特么牛逼哄哄。
这叫什么?
这叫文化底蕴,叫噱头……陈春年连泉眼的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农夫山泉’。
有一句广告词怎么说来着?农妇三泉,有点鲜、呃,不对,有点咸?
好像也不对,难道是有点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