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云边端协同
云边端协同计算模式是一种综合云计算、边缘计算和端计算的计算模式,旨在实现高效的数据处理、减少云端的数据传输,使边缘节点和终端设备更加智能化,不依赖云端就可以进行自主的决策和处理[3]。在云边端协同模式下,其网络架构主要包括云端、边缘端和设备端3部分,如图1-2所示。
在云边端协同的计算体系结构中,云端承担大规模云中心的角色,主要负责处理对时延要求不高但具有高度复杂性的数据分析、机器学习模型训练的任务以及存储大规模全局数据。云端提供高度可扩展的计算和存储资源,以满足大规模数据处理的需求。与此同时,边缘端包括分布式的边缘节点,这些节点具备计算、存储和网络连接的能力,主要负责处理相对轻量级的计算任务,进行数据预处理和缓存,并提供低时延的快速响应。边缘节点的存在有助于减少数据传输时延和网络拥堵。
图1-2 云边端协同网络架构
在整个体系结构中,设备端包括各种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和传感器,它们为用户提供交互界面,同时也是数据的产生者和消费者。这些终端设备能够与边缘节点和云端进行通信,上传数据并接收处理后的结果。此外,终端设备还能够执行本地计算,实现实时响应,从而减少对边缘和云的依赖。
在实现云边端协同的网络架构中,有4种主要模式:边端协同、云边协同、边边协同和云边端协同。边端协同指的是终端设备将计算任务卸载到边缘节点执行;云边协同是指边缘节点将计算密集型任务卸载到云中心执行;边边协同是指边缘节点将计算任务卸载到其他空闲的边缘节点执行;云边端协同是指终端设备采集数据并上传到边缘节点,边缘服务器对数据进行轻量级处理和小规模存储,然后将大规模数据上传到云中心,云中心处理计算密集型任务,并将结果返回给边缘节点和终端设备。
云边端在资源管理、数据处理、服务提供和应用层面体现出密切的协同。在资源管理方面,根据业务需求、流量情况和可用资源,对计算、存储、带宽和应用软件资源进行智能调度和分配。在数据处理方面,边缘端根据本地数据提供本地化服务,避免将所有数据传送回云中心造成网络负载压力;云端则能够进行全局数据深度分析,为边缘节点提供相应的调整和管理方案。在服务提供方面,边缘节点分布在网络各处,形成分布式计算能力,而云中心对这些节点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为用户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在应用层面,通过有效的协同机制,实现各类应用的业务数据分发和应用请求调度。云边端协同作用使计算和存储能够下沉至边缘,实现应用的自动注册。同时,云边端协同机制实现任务处理的快速交付,提供高效的边缘服务。这种协同体系使整个系统更灵活、响应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