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基础:Windows+WPS Office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2 信息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信息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是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国产计算机的诞生

1956年,中国筹建了国内第一个计算机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重点研究开发国际先进机型的兼容机、研制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发展微型计算机。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研制出了256位和1024位射极耦合逻辑(Emitter-Coupled Logic,ECL)高速随机存储器,技术达到国际同期的先进水平。

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的价格不断下降、运算速度不断提高,美国IBM公司推出了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计算机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中国及时把握住这一发展趋势,开始自主研制IBM PC兼容机。1983年,“银河-Ⅰ”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运算速度高达每秒1亿次,这是中国高速计算机研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985年,与IBM PC兼容的长城0520CH微型计算机研制成功。1987年和1988年,国产PC长城286和长城386分别被正式推出。

2. 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发

1992年至1997年,国防科技大学陆续研制出“银河-Ⅱ”和“银河-Ⅲ”通用并行巨型计算机(其中国家气象中心参与了“银河-Ⅱ”的研制)。2000年,中国自行研制成功技术指标和性能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性能计算机“神威I”,成为世界上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第三个具备研制高性能计算机能力的国家。

2002年,中国推出了国内第一台完全实现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服务器“龙腾”,这标志着中国计算机事业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3. 计算机技术强国的奠定

2009年,“天河一号”计算机问世,中国一跃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成功研制出千万亿次(指浮点运算速度)超级计算机的国家。2010年10月,“天河一号”完成升级,超越了美国的“美洲豹”超级计算机,成为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

2013年,“天河二号”(如图1-1所示)在广州问世,中国超级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达到了每秒亿亿次级,为120多家用户提供了300多项典型应用计算。2015年5月,科学家在“天河二号”上成功进行了3万亿粒子数的中微子和暗物质的宇宙学数值模拟,揭示了宇宙大爆炸1600万年之后至今约138亿年的漫长的宇宙演化进程。

图1-1 “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

4. 信息技术的多元化发展

近年来,中国信息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各行各业深入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加速突破和应用,推动数字经济日新月异向前发展,实现了智能家居、智能医疗、智能教育、智能交通、智能城市等,并正向万物互联的世界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