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皓首匹夫开始杀穿乱世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2章 搬粮

“主公。”

王大锤学着李二牛他们,恭敬地喊顾征主公。

他神情紧张地将手中的包裹递过去,“白大人刚才误把我认成了主事的,主公你不会生我的气吧?”

“我已经跟白大人说明你才是主事的了,下次他绝对不会认错。”

顾征没好气地看着忐忑的王大锤,道:“说正事,别扯这些没用的。

“呃...”

王大锤见顾征不在意,松了口气,赶紧说道,“白大人说,咱们的人拿上包裹里的凭证,就能从王记米行领米粮。”

“他还特意交代,一定要像蚂蚁搬家那样,别贪多,咱们人多,每人每次只拿几斗,几天就能悄无声息把一千石大米搬走。”

居然能领一千石!这是顾征没有想到的。

他接过包裹打开一看,里面果然是一包印着商标、大约二指大小的纸张。

当即取出一张,把包裹交给王大锤,“一会儿我成功取粮后,你们再行动。”说完,也不给其他人反应的机会,便径直朝王记米行走去。

同时心中想到,要是现在就能凑够100民心值就好了,那样就能直接用系统仓库的存储功能,直接把粮食拉走。

当顾征顺利从米行背着重重的背篓出来时,巷子里的村民们都松了口气。

王大锤立刻给他们派发凭证。

众人按照路上顾征交代的策略行动,一百多号人分成七队,顾征带一队,李二牛、黄毅、张勇等人各带一队。

领到粮食后,众人分散出城,约定在石凤林集合。

很快,众人在石凤林顺利汇合。

顾征清点过人数,确定无漏之后,并没有带领众人往回走,而是对童海吩咐道:“你腿脚快,速速回去找些板车过来。”

随即转身看向众人:“李二牛、钟岳、张勇你们带人继续进镇搬粮,其余人随我留在这儿守着。”

分几天搬?

顾征可不这么想,他只相信落袋为安,而且时间充满变数,万一中途出了岔子,那可就亏大了。

肯定是趁着没出问题之前,尽快将一千石粮食运走。

村民听了顾征的安排,登时兴奋地领命而去。

毕竟,能免费领取粮食这种好事,他们哪里会觉得累,只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石凤林距离镇子并不远,仅仅半个时辰不到,第一批领粮的村民们便满载而归。

顾征让他们先去一旁歇息,自己则带着刘武和其他精力充沛的村民,再次匆匆奔赴镇中。

就这样,众人不知疲倦地往返接力了两轮。

不知不觉间,夜幕悄然降临,城门也在此时缓缓关闭。

在石凤林里,众人聚在一起仔细盘点战果。

这才惊讶地发现,仅仅半天的时间,他们竟然从王记米行成功取到了超过五百石的粮食。

原本计划着每人每次只领取数斗的,可这些朴实的庄稼汉们,一背就是十斗甚至更多。

对于常干重活的他们而言,背负百斤重量,不过是小菜一碟。

若不是背篓容量有限,且行事需要低调不能太过张扬,他们恨不得把粮食垒得高过背篓口,多运些回来。

就在大家稍作休整之时,回去搜集板车的童海终于风尘仆仆地赶了回来,还带来了不少妇人。

有了板车的助力,众人的运输效率大幅提升。

可即便如此,面对那五百多石的粮食,他们还是往返了两趟,才将这些粮食稳稳当当地运回大山村。

等将所有粮食清点入库,时间悄然来到了深夜。

大家虽疲惫不堪,可看到堆积如山的粮食,身上的疲惫顿时一扫而空。

此时,准备好的菜干粥也熬好了,众人喝着这难得浓稠的粥,脸上都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翌日。

休息一夜的村民,早早就围集在顾家大院前,催促修炼中的顾征赶紧出发。

顾征无奈,在囫囵吃过林婉儿准备的朝食后,便领着众人朝山海镇出发了。

只是今天并没有像昨天那般顺利。

镇门处,守卫森严,仔细盘查进镇的商贾与百姓。

很多百姓一听进镇之后短时间内不能出来时,顿时打消了进城的念头,选择原路返回。

顾征自然是远远便看到了镇门处的异常,当即命李二牛上去打听消息。

不多时,李二牛去而复返,带来的消息让众人神色骤变。

原来,昨夜山海镇镇长刘德仁遇刺,刺客至今在逃。

为了揪出幕后黑手,山海镇自即日起实施戒严,只准进不准出,且戒严时长暂未可知。

众人听闻,心中叫苦不迭。

要知道,他们原本还计划着,今日就把四百多石免费粮食全部运回村去的。

如今这变故一来,恐怕等戒严解除,那批粮食早就没了着落。

顾征看着众人失落的神情,心中虽也有些无奈,但还是耐心安抚起来。

同时,他暗自庆幸自己昨日当机立断,提前做了打算,不然这次的损失可就大了。

既然搬粮计划已然夭折,顾征也不再耽搁,当即带着一众村民踏上归程。

一回到大山村,感觉即将有大事发生的顾征,当即雷厉风行地展开部署。

先是要求李二牛加紧新兵的培训工作,提升队伍的战斗力。

而后又命林长策全力招募新兵和工匠,同时着手简单修建防御工事,以增强村子的防御能力。

有了昨日运回的五百多石粮食,加之先前储备的二百多石,足以支撑村子度过一段时日,所以顾征并不担心物资的问题。

随着各项事务安排妥当,整个大山村瞬间忙碌起来。

当听闻大山村正在广纳各类工匠,不仅包食宿,还发放工钱时;

周边村子里那些早已无活可干、为生计发愁的泥瓦匠、木匠、窖匠们,纷纷慕名而来。

可当这些工匠踏入大山村后,却惊觉自己误入了“贼窝”。

想要离开时,却发现为时已晚。

因为他们的家人也一同被“请”到了大山村,并且从烈焰军手中领到了安家费和珍贵的粮食。

对于这些平日里因失去活计、又饱官府和山贼受盘剥而饥一顿饱一顿的他们来说,无疑是绝境中的曙光。

曾经抗拒加入烈焰军的心思开始动摇。

而当他们的妻子欣喜地告知,烈焰军还会给他们分配房子和土地时,这些工匠彻底放下了最后的坚持。

回想在之前的村庄,耕种的土地都是从村正老爷和其她地主老爷那里租来的,不仅租金高昂,还时常遭受剥削。

如今,烈焰军直接分地,佃租更是低至三成。

为确认消息真假,他们在村里找了相熟之人打听,发现情况属实后,便立马找到村社请求加入。

毕竟这样的好事,任谁都无法拒绝,他们但凡多犹豫一秒,都觉得辜负了烈焰军的一片好心。

于他们这些近乎走到绝境之人而言,生存的奢望不过是一顿果腹之饭、一处安身之所、一畦耕耘之田。

在这般困厄的处境下,“造反”这个词对他们来说,已没有太多意义。

不造反又如何?

官府的苛捐杂税如附骨之疽,山贼的烧杀抢掠似洪水猛兽,他们在这双重的压榨下苟延残喘,横竖都是个死局。

大山村有了这批工匠的加入,建设速度陡然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