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袁公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章 查重率极高

“光远兄胸怀大志,令愚弟好不佩服。只是不知兄长该如何力行?”周瑜打量着袁燿的脸庞,他看上去泰然自若。

“谋事在人,可成事在天。有时候争取天下的策略纵使擘画得再好,也未必有用。说得好还是不如做得好。”袁燿回复道。

“也就是说……你没想好?”周瑜有些愕然,这一下就让他有些失望了,如一个可行的策略都没有,那跟随这种人与跳火坑何异。

此时的周瑜还没有想出后来二分天下的雄伟规划,但他早已深知一个关键的方针对于争霸天下的重要性。

“并非如此,只不过我之方略不复杂繁琐,反而简洁至极,但是要做到并不简单。”

“愿闻其详。”

“九个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如今袁氏虽能立于江淮,却腹背有敌,纵使后来孙策攻取江东为外藩,也仍然没有与中原抗争的资本。毕竟自古以来由南伐北最是不易,此事在孙吴后来的历次北伐中可见一二。

何况袁术的才能估计还差了孙权一百个刘禅呢。

可这时袁氏与孙吴的区别在哪?很简单:袁氏有合肥!

那个孙权心心念念却无法攻取经营的合肥城如今正在袁术治下,当然,此时的合肥也并非曹魏后来新筑的合肥新城,攻取难度远不能及。可人家确确实实的有合肥啊。

最重要的是此时以合肥为代表的江淮地区虽然也被袁术这种虫豸祸害了一番,但还没有因曹操下令进行大规模迁民而荒废生产,也没有因为魏吴二国之间频繁的战事而生灵涂炭,而这也是袁燿进取的希望。

后世一位难得的由南向北夺取天下的开国雄主的煊赫事迹在他眼前掠过——那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他当初据有江淮之地,向北驱散鞑虏,也可谓成就千秋功业。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九字便是元末大儒朱升对朱元璋所献的良策,但亦有人认为此九字实为后世人对朱元璋创业经历的总结。

但对于袁燿而言其中真假并不重要,因为这九字对于袁术阵营来说再贴切不错了。

不修缮城池、备有守具,于乱世之中不过任人宰割鱼肉。

不积蓄粮食、垦荒备战,那未等敌军先至便已内乱不停,哗变不休。

孱弱的军事和稀缺的粮食是历史上袁术军走向穷途末路的关键,而袁术本人短视的僭号之举更是让他灭亡的起点。

“高筑墙,是因为武力不足以攻敌;广积粮,是因为粮草不足以养民;缓称王,则是因为威信不足以服人。”袁燿淡淡道。“我袁氏贵有四世三公之名,可我心中清楚,实乃内虚外盛。”

而周瑜听他这么一说也顿时开悟,“所以光远兄下一步是要?”

“要做的,要行的,都在那九个字中。至于第一步嘛……我将在江淮一带募集流民屯田。”

此时的曹操还没有开始他的屯田计划,但汉文帝时期就有了屯田制度,周瑜也明白了大概的意思。不过是不清楚具体的细节。

而对于袁燿而言,他深知在唐以后,他脚下的土地成为了未来重要的一处粮仓,有道是“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

他虽然没有空前绝后的智慧,可以让生产力得到迅速的发展,但有一个很接近的作业他却可以抄:

那就是邓艾的作业。

这位作为亡蜀首功的武将曾在江淮一带进行屯田,按照他本人的说法:“六七年间,可积三千万斛于淮上”。

行军作战,粮草先行。邓士载屯田时的举措以及他那篇著作《济阴论》就是他最好的行动方针。

当然,除了这粮草一事,他还有一件自知特别重要的事瞒着周瑜,这万不能随意为人知晓。

“我这九字,为稳尔。”

唯有稳,才能胜。

周瑜听着袁燿的话,心中也生出了两分敬佩之意,实际上按照他本人的想法与如今天下的局势,他也觉得指望着所谓的速胜已然不切实际。唯有积粮备兵,才能在未来的天下逐鹿中脱颖而出。

毕竟这个时代不是秦末乱世,这个天下也没有出现汉高祖这样的奇人。

不过想到这,他也忍不住笑了出来。

“公瑾笑什么?”袁燿有些不解地看向周瑜。

“当然是笑光远兄了。孙伯符善于隐忍,常人不能知其根底,光远兄却好生愚笨,将底牌一并托出予我了。那时不怕我为他人献计,或见招拆招?”周瑜对着袁燿打趣道。

袁燿却不以为然道,“公瑾,我已说了:事在人为,可有时成事不一定在人。有些事情乃是大势所趋,不能轻易为之转移。就算项籍有张良计,又能与高祖争天下吗?”

“我的计谋,光明正大,最容易识破,却最难对抗。”他自信一笑,“你且看着我的第一步!”

“那公瑾就在这里先祝贺光远兄屯田顺利了!”周瑜同样笑着回复道。

“说到这个……我还有一事要求你?”

“又来?”

“你那么吃惊干嘛,又不是要你卖儿弃女。”袁燿捂嘴道,“你要是走,得悄悄的走,别让别人知道,因为我要借你名字一用。”

“啊?兄长不会借我名字去干些……咳咳,去干些扶七十老妪过街的好事吧?这个,瑜承受不起啊!”周瑜苦笑道。

“你小子,讽刺我是吧!”

“不是不是,只是兄长为何惦记瑜这贱名呢?”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你放心好了——我不会祸害你老周家的名声的!我的为人你还不了解?”

“额……行?”周瑜思索了一会,很勉强地看着袁燿。

“是——行!”袁燿纠正道。

“行!”

“行就好,那你就赶快动身去助你伯符兄弟吧,你从父那边我都派人帮你说好了,毋虑也!为兄在此恭候你凯旋之音!”

“不是,我从父那边你都说好了?我还没正式应允呢。”

“得了,别跟我装糊涂,寿春不留你这等英雄人物,丹阳也不是你的栖身之所!”袁燿笑眯眯地看着周瑜。

“那好,光远兄既然将此事诚心托付给我,那我就前去助孙将军一臂之力!”周瑜被袁燿两三句话气得发笑,没想到自己这个主人要被一个客人赶跑了,不过说回来这间宅子还是袁燿赠送给他的。“毕竟有袁公兵粮相赠,何愁江东不定?”

而他这话一出,袁燿的脸色都变得难看了。

周瑜见状也立刻猜出了是怎么一回事。

“袁公不愿多增兵粮?”他惊讶地看道。

袁燿缄默不语。

反正他没吃袁术的回扣就对了。

“竟然不许?光远兄,大丈夫一诺千金重啊!”

“唉,也不是没有要来兵粮,只不过我父将此事托付给了他人,我有些放心不下。”袁燿清瘦的脸庞略带愁容,“不过你放心,这件事我已全力争取,届时定当亲身力行,你们静候佳音即可。”

“好!瑜相信光远兄——不过话说回来,你就因为和袁公聊这个耽搁了时间?这好茶都凉了!”周瑜蹙起眉头发问道。“按你的说法,这也用不着太久啊。”

“那是因为还有些‘插曲’。”

“哦——说来听听!”

“不是,公瑾你什么时候也变得如此八卦了?”袁燿忍不住开口道。

而周瑜自然是听不懂“八卦”是什么意思,毕竟八个卦象的含义都不同,他也没办法一时反应过来。

“我知袁氏以解《孟氏易》而闻名,可怎么还有用八卦来形容人的?”

“兄长,八卦是什么意思?”有道是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坦然面对自己的无知,同时虚心向袁燿发问。

“额……反正就是说你怎么变得那么爱打听这些无关轻重的小事。”

“哦,无关轻重?”周瑜听到这忍不住笑了出声,心中更加好奇,“咳咳,有道是:‘曲有误,周郎顾。’兄长就别瞒我了,让我来听听你这‘插曲’是轻是重,是疾是缓。”

“毕竟你迟了那么久,总得有些令人信服的原因嘛。”

袁燿无语地看着周瑜,辈叹了两声后说道:“罢了罢了,拿你没办法,你要听我就全跟你说了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