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开局海贼王,我霸凌大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9章 硬钢高杰

看着直面自己,毫无畏惧的郑成功。

高杰不由地咬牙切齿起来,他翻山鹞是何许人也?

绿了李自成,逼服郑芝龙的存在!

又岂能被一个刚刚投笔从戎的儒生小儿所看轻!

“好!好!好!”

高杰怒道:“郑成功,你既然要打本帅又何惧之!”

“从明日开始本帅的数万大军将全力进攻,不破湾头镇誓不罢!”

话语未落,高杰拔马而回。

“哼!高杰!你要打本世子也无惧。”

“只怕从今日开始,一米一粟都无法运到徐州了!”

郑成功不甘示弱,同样放下狠话,驾舟而回。

“高大帅!郑世子!”扬州盐商们面面相觑,直接被急得跺脚,呼喊起来。

高杰要是和郑成功在这里大打出手他们可怎么办啊!

然而高杰和郑成功都是心高气傲之人又岂能善罢甘休呢?

所以从第二天开始湾头镇一带大军云集。

数万大军在高杰的指挥下开始搜罗舟船,扎下木筏,准备强渡运河和廖家沟捣毁湾头镇。

而郑成功也令水师封锁运河廖沟,并令十二镇兵马在运河、廖家沟、长江之间的狭小地带扎下大营,严阵以待。

由于这一带三面临水,地域又不大。

所以当整整十二镇的郑军布下防线后。

整个湾头镇宛如刺猬一般令人无隙可乘。

高杰虽然发起了几次试探性的进攻但都被郑军水陆协调给打了回来。

这下子,初战失利后高杰的脾气更为火爆了。

“给徐州的杨承祖、郭虎下令,让他们也带着兵马前往助战!”

“我就不信了老子的十几万兵马还拿不下小小的一个湾头镇!”

扬州城外的大营中高杰怒气冲冲道。

“大帅,咱们不是要北伐吗?”

“我军主力都已经南下到这里了要是再将杨承祖、郭虎南调。”

“那咱们还北不北伐了?”李成栋傻眼道。

高杰闻言没好气道:“海贼卡住运河,我军不破湾头镇水运不通又如何北伐?”

“不如先收拾了郑森小儿让海贼们看看本帅的厉害。”

“如此方能恫吓宵小!使我粮道无忧!”

此言一出,李成栋等人也是点了点头。

无论是为了打通粮道还是延缓北伐,他们这些部将都没有违抗军令的理由。

所以在高杰的数万主力南下后。

杨承祖、郭虎二人又率领大批兵马南下。

只留下了一个李翔云率领万余老弱兵留守徐州大本营。

而高杰所部的五大总兵悉数齐聚扬州。

以三万精锐,十万之众,乌泱泱地压向湾头镇!

看到高大帅这么大的阵仗后不禁是扬州盐商们遁入城中,紧闭扬州大门,不敢出气。

就连郑军内部的大部分人都心生退意不敢和高杰硬钢了。

毕竟高大帅郑军虽然占据了水师之利,在陆战兵力上也不输高军。

可看着翻山鹞手里成建制的三万边兵。

郑鸿逵、林胜、黄梧这些人心里虚啊!

这尼玛要是真打起来鬼知道自己能不能赢。

“贤侄,要不算了吧。”

湾头镇内,看着对岸延绵不绝的高军大营。

郑鸿逵叹气道:“高杰兵强马壮,我军死守湾头镇未必能胜。”

“反正粮草也不用我们出,不如给他行个方便将此事化解,我们安心在此筑垒吧。”

此言一出,郑成功却是断然拒绝道:“叔父,匹夫尚且不可夺其志!”

“我郑森乃是堂堂七尺男儿,父亲又赐名成功。”

“我岂能向高杰屈服!”

话语未落,一众郑将顿时瞠目结舌。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郑成功这个从南京国子监出来的世子性格竟然这么刚烈!

硬是要率领江南郑军和高杰死拼到底啊!

他们哪里知道郑成功虽然师从钱谦益,但钱谦益这个假道学却教出了一个真性情!

郑成功的性子就是刚烈无比,坚韧不拔,只要认定的事哪怕是八头牛都拉不回来!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能以大毅力重新整合郑氏。

继而在金厦两岛,一隅抗志,和满清血战了十几年!

然而刚烈无比,坚韧不拔的另一面却是刚愎自用,独断专行。

郑成功也因为自己的性格逼反了大批部将,犯下了一系列错误,甚至导致父子反目,金厦抗命,令自己落得个病死台湾的下场。

可是无论如何,性格虽然耽误他却也成就了他。

若郑成功不是这样的人或许也就不会有大名鼎鼎的国姓爷了吧。

如今在高杰用赫赫兵威逼迫的情况下。

这位仅有两岛都敢和百万清军争雄的国姓爷又岂会答应呢?

然而郑成功不愿意低头,林胜、黄梧、马进忠、于永绶这群郑将降将却是不敢和高杰真拼啊!

毕竟郑军虽然十二镇齐聚湾头镇,但终究多为新兵,战斗力根本比不上高杰。

“总制大人!”这群人纷纷拱手看向了郑鸿逵。

按照郑王爷的任命郑成功只是江南副总制,真正能决定江南政务的人其实是总制郑鸿逵。

只要这位总制大人能坚持到底就算郑成功想打也不是他能说了算。

可是在部将们殷切的目光中。

郑鸿逵看着满脸决然的郑成功终是摇了摇头,没有再说什么。

这位郑氏的二号人物就是这样的性格。

他在郑氏内部安于现状,不会去和郑芝龙争,也不想去和郑成功争。

只是一心想辅佐自己的大哥或者侄子成就大事而已。

历史上,郑氏分裂后郑鸿逵据有金门拥兵数万。

而郑成功虽然身为郑氏的继承人,可是一个刚刚从国子监回到福建的年轻人在郑氏内部除了名头还能有什么?

郑成功只能前往南澳招募几千名丁壮勉强拉起一支军队而已。

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郑成功是自己大哥的儿子。

郑鸿逵却甘心辅佐郑成功,甚至不惜将自己的军队和地盘悉数相让并在白沙安心隐居。

在明末这个时代,不争不抢已经是高风亮节了。

但郑鸿逵却能在不争不抢之后做到相辞相让,避免郑氏内部出现叔侄争权。

其品行和性格可见一斑。

如今郑成功执意要打,郑鸿逵虽然是江南总制但以他的性格还能说什么呢?

所以一群郑军新旧将领哭丧着脸,准备在湾头镇硬钢高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