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之堂脉学传心录:从入门到应诊的中医通关之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弦脉

弦脉也是临床上常见脉之一,弦者,顾名思义就是如琴弦一样的脉象,把脉时感觉脉跳动的时候犹如一根琴弦,这是一个纵向的感觉。

弦 脉

我想强调的是,弦脉有弦长和弦短之分,有很多人问我弦脉不是端直以长吗?所以弦脉必须要长。我想说的是如果从寸部到尺部三部脉,甚至尺部以下都如琴弦一般的感觉,就是弦长脉,而有时候我们只能在关部或尺部的一部脉中感觉到弦脉,这种也是弦脉,就是弦短脉。

还有一个问题值得大家注意,我们都知道琴弦的绷紧程度不一样,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弦脉也是如此,也就是说弦脉不一定要有弹指的感觉,就如一根没有绷紧的琴弦也能感觉到弦象。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弦脉的形成机制。《诊家枢要》说:“弦,按之不移,举之应手,端直如弓弦,为血气收敛,为阳中伏阴。”“阳中伏阴”这四个字切中其机,从阴阳角度很好地解释了出现脉弦的原因。阳气在下,想要生发升达于上,但是受到阴分物质的阻挡,就会出现弦象。春天的常脉会有弦象,是由于春分时节正是寒气初退,阳气刚要生发的时期,正好也是阳伏阴中的状态,脉就会有弦象。知道这个大的阴阳状态之后,我们再来具体分析临床中弦脉的形成机制就不会太难了。我们往下推导的一切都是围绕着“阳中伏阴”这四个字。

一是情志导致肝胆气郁。我们常听到弦脉主肝,弦主少阳,说明弦脉和肝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是因为肝胆为少阳,少阳顾名思义就是小小的阳气,就像一年之中春天的生发之气,就像刚刚发芽的嫩芽,虽然柔弱,却蕴含着倔强的、无限的生命力。《难经》里说弦脉如循长竿之末梢,我们可以想象在风中摇曳的竹子顶部,那么细柔,虽然在随风摇摆,却有一股韧劲。我说这么多就是要大家体会一下少阳给我们的感觉。假如少阳的气机受阻,其内蕴的能量无处疏泄,就会郁结于内,表现在脉上就是弦脉。所以弦脉是气郁的典型表现,而阻碍肝胆之气疏发的“阴分物质”可以是我们的负面情绪、压力、得不到满足的欲望等,大家想想是不是这样呢?肝胆气郁,就会在少阳经循行的经络表现出口苦、咽干、目眩等症状。现在的人有几个人的脉是没有弦象的,欲望太多,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如愿以偿呢?求之不得为之苦,苦则烦恼、气郁,这就是现在弦脉的人这么多的原因吧。

二是肝风内动,风阳上亢。肝风内动引起的弦脉多应指有力,就像在大风中放风筝一样,风势急劲,不一会儿风筝就飞得很高,手中的风筝线绷得很紧,这时候拉手中风筝线感觉就和接诊时我们把到肝阳上亢的人的脉给人的感觉是一样的。一般有这种脉象的人体质素好,阳气很足,但是脾气比较劲爆,就像将军的脾气,“肝者将军之官”,将军发起脾气来那是谁也拦不住的。同样是阳伏阴中,弦实有力的脉,我们就要认识到这时候的阳气不是小阳、少阳,是蓄积了较多能量的阳气,阴分物质已经压不住了,所以多为肝阳上亢。一般肝阳上亢的人的不适症状多会发生在身体的上部,且以急性症状较多,如高血压、耳鸣、头痛、失眠等。另外,我们要认识到盈久必亏的道理,长期肝阳上亢的人必然会耗损阴血,子盗母气,肝木盗肾水,我们治疗的时候要兼顾肾阴肝血。

三是邪阻气机。肝胆少阳三焦气机通道的阻滞郁结都可以在脉象上表现为弦脉。常见的邪有寒、湿、饮,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阴分物质,把阳气压在了下面。寒邪阻滞少阳气机,寒主收引,主凝滞,主肢体疼痛,故多为弦紧之脉。饮邪、湿邪多容易阻滞三焦气机的通道,三焦是水、火、元气的通道,一般机体正常运行,水液代谢正常,则水在上焦如雾,处于水蒸气的状态;水在中焦如沤,如发酵状态;水在下焦如渎,也就是身体新陈代谢后的水。假如水的代谢失司,水湿、水饮就会阻滞三焦,阻碍肝胆气机的通道,就会出现弦脉。由水湿、水饮引起的弦脉多带有涩象,以弦涩常见。

弦脉的机制总结起来就是阳伏阴中而导致的气机阻滞或气机郁亢。

好,下面接着讲紧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