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60:随身一个小卖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3章 接管食堂

张永贵一气之下,就是一烟锅砸在张开富额头上……

张开富啊哟一声,松手蹲了下去。

他娘见他额头全是血,大声叫骂老不死的,赶紧给他擦血。

张永贵这一砸就气消了,心里也有点担心会有血窟窿,也不再想打人,就坐回坑上抽烟去了。

反正家里有麻烦肯定会吵架。

李学政这边也有麻烦。

一听说这事,张桂兰放下手中针线,立即找到胡赛花家里。

“大哥呢?”

“看溶洞去了,也不知能不能摸个鱼回来不。”

“还摸鱼,你听说了吗?”

胡赛花道:“听说了啊,村里谁不知道。”

张桂兰气道:“我们就放任他这么做,早晚屋子卖了都还不起帐。这可是个无底洞,他什么人啊,大地主啊?”

“就是大地主也经不起这个折腾啊。”

胡赛花一脸平静,一边纳着鞋底一边说道:“你了解四弟吗?”

“他不就是李学政么!他屙泡尿我都知道他抖几抖。”

胡赛花道:“可我越来越不了解他了,总之,他不蠢!至少比你聪明。”

这个话,张桂兰也承认,所以呢,张桂兰忽然好像没话说。

“可是……大嫂,要不去问问,他借钱给大家吃,图的是哪一条。”

“是的,他也不知在哪里搞了钱了,家里又是面灰又是鸡蛋的,可这样下去……不行,我得帮他守着点。”

一副肥水不能流外人田的担心。

“你这是要去当他的家?”

张桂兰又没话说了,可又不甘心,她有话没说出来。

李学政能这样帮大家,那咋不帮这几个兄弟,把你的钱拿了来给我们不更好。

于是一屁股坐到坑头,唠叨上了,说什么李学政发达了也不顾家不顾兄弟。

“大嫂,你说他在乡里是不是真认识什么人,我们咋不知道。”

“这你得去问他。”

“我傻呢,多半是把我赶出来。”

“好啦!你是吃多了咸菜闲操心,学政我知道,他是有长远眼光的,至少我支持他。”

“等学冬回来,这事我还得和他商量一下,爹不在了,长兄如父,能管!”

“要不,我想买头猪仔,他借钱给我!”张桂兰道。

“长兄也不是你李学冬啊!”

胡赛花直接给他一盆冷水。

“要我说吧,你要钱,直接说更好!别绕来绕去的,我头都给你绕晕了。”

张桂兰凑近点,低声道:“要是我给他借钱买个猪仔,会同意吗?那吕秀莲看我的眼色总是让我怕。”

“你也怕?”

“要求他了肯定怕呀。”

胡赛花笑了。

“这事你要求,只能求学政,跟秀莲说,指不定把你赶出去。”

“我也是这么想的,毕竟自家兄弟,她就隔了一层了。”

“你说学政当上村长了,现在亏的钱还能不能回来?”

胡赛花道:“应该能吧,看他怎么想。”

“我们这个学政,想当村长都想疯了。”

“年轻人嘛,总要找点有出息的事干,哪像我家那口子,整天就知道要吃吃,整天在外面折腾,也没折腾个什么回来。”

张桂兰忽然注意到了胡赛花手中的鞋底,这长度有点小,不像是给学夏的。

“这是学政的鞋子?”

“嗯,秀莲的针线和布,她不会就让我帮她,反正闲着没事,就给她学政纳一双。”

“大嫂,要不这样,这双鞋让我来纳!”

“那你拿去纳呗,先说明白了,一双鞋可不能打动学政,这是秀莲的功劳。”

“那还是算了!”张桂兰伸出手又缩了回去。

胡赛花直摇头。

张桂兰永远都在想着占便宜,想到食堂这事上,又道:“这样也好,我四弟管食堂了,以后我去食堂,谁敢拦我,多要一份留下晚上吃,以后也不用愁饿肚子了。”

“说不定,我还能进食堂找个事做,你说是吧。”

总之,这事怎么说起来,都是好事了。

至于李学政能不能还起借款,反而不重要。

食堂要改名了,大家说的都是李学政的食堂。

中午的食堂,空中弥漫着炊烟味,这是李学政改造食堂的第一天。

所有人都不会错过这个机会,很早就开始聚集,天再冷也挡不住那一口渴望。

食堂,本来是由村里铁主任主持,乡里一纸通知,说什么食堂要改变,不能有饿死人的现象出现,就让铁主任下野了。

在铁主任手里,食堂三天两头停摆,说是缺粮食,其实什么原因也没人知道。

毕竟一年的产量大部分在这里,也没这么容易给吃穿。

早晚会要改,这是村民的意识。

至少你得保证每人每天能吃上一顿吧。

灾年前,食堂的保证确实还能让村民满意,一到灾年这个食堂基本上就是摆设了。

早就要改了。

可没想到是李学政,这让很多人大跌眼镜。

铁主任自己也知道失职,通知一来,他就一句早就不想干了,天天挨骂,摞了挑子就走了。

乡里的通知也说得透切,常有村民反应这个食堂天天菜水汤,没有硬货,定量还不够。

现在李学政来了,所有人都盼望能有点实际的改观。

果然,消息早就传开了,今天不但有面条,还有豆腐和鱼汤。

唯一让人不满的是,暂时只供应小范围,别的屯子食堂就没有了,说是等李学政张罗开后,走上正途再扩大,再接管别的食堂。

其实也能理解,按张永贵的说法,村里其实没粮食了,那这些供应就是李学政自己搞来的。

他的能力有多大,这种规模已经就是顶天了,谁能不理解,要不你去试试,你得马上跳楼。

给他一点时间,相信整个村子都有。

“学政这伢子有良心啊,救星啊!好人啊好人啊……”

一个老奶奶拄着杖,捧着一个黑瓷碗,颤颤地一边走一边说,纯自言自语。

有家还好点,没家的五保户这一天吃的就纯靠这里。

一天吃一顿是每一家基本状况了。

所以这一顿,是村民特别念着的,还没到时间就开始涌过来了。

“老李,听说食堂今天有鱼汤?还有面条?”

“是这么传的,李学政来了,第一天总会给点能嚼的吧。”

“哎,这年头,什么时候是个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