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战略](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535/53286535/b_53286535.jpg)
四、大国数字博弈新动向
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以及各国数字化战略加紧布局,大国竞争博弈逐渐从现实空间向数字空间扩展。参与博弈的主要世界大国将在一个具有不同特征的新空间中迎接新的竞争主体,并且构建新的竞争逻辑。数字空间的大国博弈一方面继承了传统地缘政治理念,另一方面又具有数字时代的新特点。在各种要素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大国博弈正在走向数字地缘政治的新阶段。如何适应新的竞争形态,避免在冲突与竞赛中损害国家发展的核心利益,将成为世界各国新时代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字博弈是一场交织着技术、产业、经济、政治等多重复杂和综合因素的大国竞争。
(一)数字技术管控成为美对华遏制新手段
近年来,美国大搞“小院高墙”,强推“脱钩断链”,对华数字技术进行封锁和围堵。一是数字技术出口保持高压态势。美国政府在对外贸易政策议程中赋予数字贸易更高权重,以维护美国高科技产业的相关利益。美国政府在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态度更加强硬。数字内容产品版权、软件产品源代码、人工智能算法和密钥等是重点保护对象。与其他民主国家合作塑造全球技术通行规则,构建对美国有利的全球知识产权规则框架。对于5G、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的前沿技术,美国会保持高度警惕和强化管控,特别是在技术标准和规则方面阻止中国参与改写规则和标准制定。重点瞄准数字基础设施以及高度依赖跨境数据流动的新型数字贸易,如云计算、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和高端应用软件、基础通信、搜索引擎和社交媒体,以及数字支付、数字货币、数字内容服务等。
二是数据安全审查正成为美对华遏制新手段。自2017年特朗普执政以来,美国加强对社交媒体、数字基础设施的国家安全审查与执法,限制、压缩外国获取美国数据与技术的范围。例如,通过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等职能机关,集中加强对华企业的数据安全审查,并且推动各种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规则及倡议出台,其中重点以社交媒体、跨境电子商务、电子支付、人脸识别等为切入口对华数字企业实施新一轮制裁。2023年3月,美国两党参议员提出《限制危及信息和通信技术安全威胁出现法案》,并要求字节跳动出售TikTok(抖音海外版)股份,否则将封禁TikTok。美国联邦层面针对TikTok的相关法案见表1.3。
表1.3 美国联邦层面针对TikTok的相关法案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975C2/31751045304926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g_31.jpg?sign=1739559453-kkxgjj7zGEErN57xlFa9h27FQoI7IeLV-0-a12cb685e91c44eaa3d9bd5325ec135a)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三是美国“印太经济框架”试图对华形成新的“规锁战略”。数字贸易协议是美国重拾亚太(印太)领导力的新思路。在2021年末的东亚峰会上,拜登曾透露美国将与盟友探讨制定“印太经济框架”,该框架主要围绕贸易便利化、数字经济和技术标准、供应链弹性、脱碳和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工人标准等议题设置政策议程。当时,拜登政府考虑推进的数字贸易协议第一阶段的主要成员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智利、日本、马来西亚、新西兰和新加坡等,随后还有印度等国。该协议为数字经济和贸易制定标准,包括为电子支付、数字签名、数据跨境流动、知识产权保护和隐私保护设定统一标准和规则。在世界贸易组织之外形成一个由美国主导的印太区域性数字贸易协议,构筑印太“数字同盟圈”,从而对中国实施新的“规锁战略”。
(二)欧盟宣誓数字主权弊大于利
除中美博弈外,欧盟也在努力参与数字竞争。欧盟提出的数字主权包括产业自主、运行自主、政策自主和战略自主四个层面。从欧盟在数字治理领域的政策导向来看,首要是防范美国,其次是中国。欧洲网络与信息安全局(ENISA)在发布的网络信息安全2020年度报告中称,保证欧盟网络安全是5G发展中的首要任务。要保证网络安全,就必须首先选择本土的设备供应商,这意味着欧盟将有计划、有步骤地将中国5G供应商减少,甚至排除在外。然而,这一做法显然弊大于利,甚至危害欧盟数字技术的发展。在欧盟委员会委托撰写的第18次5G观察报告中,有5个国家的5G网络人口覆盖率排名靠后,这些国家很早就排除或严格限制中国设备供应商(华为和中兴)作为其国家移动网络的5G供应商。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5G网络人口覆盖率分别约为43%和42%,远低于欧盟80%左右的平均水平。比利时和罗马尼亚的5G网络人口覆盖率更低,均不到30%。瑞典的5G网络人口覆盖率略高于20%,在欧盟27个国家中垫底。
(三)美欧数字法规体系竞相建立
美国数字平台企业在全球数字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以谷歌、亚马逊、脸书和苹果等为代表的美国互联网公司,凭借先发优势与技术优势迅速占领全球数字市场。欧盟早在2020年便提出了《数字服务法》和《数字市场法》草案。2022年7月,欧洲议会通过了这两部法案。《数字服务法》侧重于规范数字企业提供的内容和形式等服务,《数字市场法》侧重于监管数字企业之间的竞争。2023年8月25日,欧盟《数字服务法》正式生效。根据该法案,互联网平台必须采取措施删除非法和有害的在线内容,包括仇恨言论、虚假信息等。这意味着互联网企业再也无法依据“避风港原则”,逃避对其平台内容进行监管的责任。互联网平台如果未能尽到监管责任,可能会被处以其年营业额6%的罚款。按照欧盟的划分标准,月活跃用户达到4 500万的平台属于“超大型平台”,是《数字服务法》重点监管的平台。这些“超大型平台”包括脸书、X(原推特)、优兔(YouTube)等社交媒体平台和亚马逊、苹果应用商店、谷歌搜索等。因此,作为全球最大数字单一市场之一的欧洲也希望借助立法保护数字安全,并通过征收数字服务税限制美国数字科技巨头过度占据欧洲市场份额,数字领域正逐步成为美欧博弈的主战场。
早在2018年,欧盟就意图征收数字服务税,然而由于数字服务税牵涉面过广,涉及全球税制改革以及不同国家间的利益协调,其内部始终难以统一意见。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启动的多边谈判也进展缓慢,依靠多边谈判改写现有征税规则短期内难以实现。因此,2021年7月,法国决定先行一步,通过了本国版本的数字服务税法案,向全球营收7.5亿欧元、在法营收2 500万欧元以上的科技公司征税,谷歌、脸书、亚马逊、苹果等美国科技巨头首当其冲。尽管当前数字服务税已经不再是美法两国之争,但美欧数字博弈并没有从根本上结束。欧盟还高举反垄断、隐私保护、平台内容等“监管大棒”,对美国科技巨头屡开罚单。近年来,美欧间围绕数字经济的博弈已成新常态,而此次数字服务税征收无疑再度加深跨大西洋关系裂痕。特别是在以云服务为核心的数据争夺中,法德明确表态要建欧洲云,“让数据留在欧盟”,捍卫欧洲数据主权,而在政府层面,美国统一由财政部牵头反对欧盟活跃的数字立法,并以本地服务商“专业知识匮乏”为由拒绝本地化,认为本地化只会“抬升成本、限制竞争、威胁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要求谷歌、微软、亚马逊等提供云服务的美国公司不被歧视。未来,美欧数字博弈在云服务领域激化的可能性极大。
(四)启示:建设数字中国,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世界主要国家在数字领域的差距正在进一步缩小,这势必带来更加激烈的数字博弈与竞争。归根结底,数字博弈竞争由技术创新引发,也将由技术创新终止。站在全球数字技术创新的前沿来看,会得到以下启示。首先,数字博弈竞争是技术发展的必然冲突,这种以利益调整为核心的趋势,需要通过一种激烈的方式来加速到位。其次,主要大国之间的数字博弈竞争将更大程度地激发各国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和投入,产生一波全新的竞争和创新激励,大大加快科技创新进程。再次,中国不仅需要对数字等技术创新进行原始投入,还需要构筑开放的创新生态,以及有活力、有竞争力的创新市场,这是当下应对美国科技“脱钩断链”并获得主动优势的策略。如何应对和把握全球科技创新领域的“硬竞争”和“巧竞争”战略?对中国而言,根本目标是谋求共生互赢,即在全球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融合体系中,谋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制约、相互威胁”“共同发展、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对等博弈。最后,数字博弈是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格局大调整,是过去美欧主导的科技进程无法满足新的历史使命的必然结果。新的进程需要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科技力量崛起,因此大国数字博弈必将给世界各国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也带来更大的选择权。
当前,全球正加速迈向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时代。数字时代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先进技术,正在驱动生产力从量变到质变,实现跨越式发展。数字技术已经成为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辐射带动作用最大的技术创新领域,是全球技术创新的竞争高地。因此,能否把握数字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应对各种挑战,将决定一个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只有牢牢抓住数字革命的历史机遇期,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才能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