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圣诸葛亮(中国历代圣人传记丛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辗转寿春 保身外任

“沓沓沓沓……”一阵清脆急促的马蹄声从远而近传来。

蹄声响处,一匹枣红马风弛电掣般地从西南方向飞来。跨过壕沟,越过山岗,眨眼间就来到平山军营前。

战马的身后,升腾起一道淡淡的黄烟。

“吁……”

随着骑马人猛勒缰绳,一声呼叫,枣红马骤然而立,对天长啸,浑身淌汗地站在了木栅栏旁。

一个年近三旬,面目清瘦,头戴鹤冠、身穿绿袍的青年武官,让守门的士兵验看了令符,火急匆忙地朝诸葛玄大帐走去。

眼观此情此景,几个士兵围在一起议论起来。一个满脸皱纹、年过五旬的老兵说:“鲁阳张勋将军派人送来火急军情,看来又要打仗了!”

另一个手持钢枪、伶牙利齿的年轻士兵说:

“曹操和袁绍合兵南下,刘表又在攻打宛城,这时候送信来,八成与此有关。”

士兵们的话果真猜对了!

中军大帐内,诸葛玄看过张勋送来的密令,眉眼紧锁,脸色铁青,心头霎时沉重起来。

数日前,刘表在切断粮道以后,派兵攻打袁术盘踞的宛城。两军在水两岸和城西发生了激战。面对荆州兵的凶猛攻势,在外城未破之际,袁术就丧魂失魄,不愿再做抵抗,率军逃往鲁阳山中,导致了宛城的失陷。到鲁阳,他不是张勋合兵夺回失地,而是准备全军北上,和公孙瓒联合,同曹操、袁绍决一死战,去夺取新的地盘。

在撤离鲁阳之际,张勋给诸葛玄下了一道密令,命他放弃平山,立即率军赶赴陈留作战。另据探马报道,刘表在占领宛城后,分兵向北挺进,前锋部队已逼近鲁阳和叶县。

军情十万火急,军令犹如山倒!

大帐中的诸葛玄,如芒刺在背,坐立不安。他暗自埋怨袁术的懦弱无能,不该失掉宛城,不应放弃鲁阳。没有了根据地,全军都成了流亡者,前程不可预料,真是前思惘惘,后顾茫茫,失望和悲愤一齐涌上心头。平山兵少将寡,必须尽快撤离。

诸葛玄冷静下来后,一面火速传令三军,当即拔寨起行。一面写了一封短信,让诸葛子青赶到华里村,迅速接夫人和诸葛亮姐弟等人来到军营。

子青等人走后,牙将白伟进帐,他说道:

“将军,袁术是个没远见之人,到陈留也不会有好下场。不如反戈投降刘荆州,仍可谋得一官半职。”

诸葛玄厉声斥道:

“趁人之危做出不忠不义之事,这与禽兽有何区别!”白伟灰溜溜地走了。

华里村中,婶婶和诸葛亮看过信后,当即行动起来。他们匆匆收拾了衣物,把家产和田地托子川、子惠照管,叮嘱几句,就启程来到军营。“叔叔——。”

“什么也不要问了,随军走吧。”夫妻、叔侄们见面,默默无语,心情沉重,互相用眼注视一下,就跟随部队离开了平山。日暮乡关,田野里处处涌动着令人烦躁的思绪。士兵们骂骂咧咧,怨声不断,映入眼帘的到处是残垣断壁、废墟瓦砾和土地荒芜、尸横遍野。触景生情,想到仍要去过前途难料的流浪生活,坐在车中的王氏等人悲从心来,禁不住唏嘘泪下。

“婶婶,现在可不是哭的时候。”

诸葛亮害怕哭泣声会影响士兵们的情绪波动,连忙进行劝阻。“将军,有急事禀报。”“快讲!”

路上,有人密告诸葛玄,白伟在策动士兵反戈,企图杀掉诸葛玄去投靠刘表。诸葛玄找来诸葛亮和子青、青云等人商议,定下了擒敌之计。

这天晚上,部队夜宿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

村西的三间房屋,泥墙草顶,歪歪仄仄,一副不堪风雨凌压的垂暮之态。但总算能够御寒,众女眷都被安排在这里歇息。

天气阴沉,乌云遮月,时当三更时分,草屋周围静悄悄的。

堂屋内,明亮的烛光下,诸葛玄全身披挂地趴在桌上,发出了鼾息声。诸葛亮坐在叔父身边,读了一阵书后,连打呵欠,昏昏欲睡。

屋外,四个士兵在巡回游动,由于身体困倦,有二人竞怀抱钢刀躺在墙角睡了起来。

突然,一声怪啸震荡夜空,白伟带着二十多个反叛的士兵,手持利刃朝草屋冲了过来。

“杀!”

喊杀声瞬间响彻原野。

“火速擒拿叛贼!”

还没等叛兵靠近屋子,只听得一声梆子响,平地里扯起几道绳索,你拉我扯,像网逮兔子一般把白伟等人绊倒在地。

火把亮时,诸葛玄、诸葛亮从屋内走了出来,诸葛子青、诸葛青云等人从矮墙后和灌木丛中冲了出来,迅速将白伟等人生擒活拿。

“对叛贼严加看管。”

“遵命。”

第二天一早,诸葛玄聚齐部队。历数了白伟等人的罪行,当众将其斩首,带领部队继续向东北方向行进。

这天中午,诸葛玄的部队来到宁陵县境内的一道高坡上。只见前面黄尘滚滚,杀声阵阵,一股部队在仓惶逃窜,后面的人则紧追不舍。

“扎住阵角,准备迎战。”

“遵命。”

诸葛玄的部队迅速摆好了阵势。谁知逃窜的人竟自己的是主公袁术。

原来,袁术和公孙瓒相约商定,南北夹击袁绍和曹操的部队。公孙瓒率军到达龙凑时,一战即被袁绍的军队击败,还丧失了手下两员勇将,他领兵退回幽州,吓得再也不敢南下。这一下可就苦了袁术的部队。袁术到达陈留境内后,和曹操的部队对峙,虽然黑山军的一个分支部队和南匈奴单于扶罗率众归附了袁术,但因袁术少谋寡断,接连打了几个败仗,前锋从封丘退到襄邑,又从襄邑逃到陈留。昨日又被曹军击败,仓皇逃至宁陵,恰遇诸葛玄率兵至此。

“诸葛将军,快来救我!”看见山岗上的诸葛玄后,袁术大声呼救。“主公休慌,诸葛玄来也!”

诸葛玄让过袁术,带领人马迎头截住了追击的曹军。

曹军大将,乃是身材魁梧、虎背熊腰的夏侯惇,此人武艺高强,骁勇善战,手中的大刀舞得呼呼生风,杀得袁术手下的兵将闻名丧胆。

诸葛玄从斜刺里冲了过来。彼此一交手,夏侯惇就感到此将难以对付。两个人枪来刀往,大战起来,但只见:

二将阵前急交锋,不怒自威杀气生。星沉斗暗,奔驰惟听马蹄声;将呼兵喊,兵刃相击震长空。神枪就像鸡啄米,大刀猛砍鬼神惊大战了五十多个回合,没有分出输赢。

这时候,诸葛子青、诸葛青云、诸葛庆、诸葛强也同夏侯惇的部将钟升、马庆、韩直、林潭恶战起来。

两军对垒,鼓声隆隆,杀声震天。不大一会儿,钟升被诸葛子青枪挑马下。马庆被诸葛青云生擒活捉。诸葛庆抖擞精神,一斧砍掉了韩直的头颅。林潭转身想逃,被诸葛强搭箭射中,复一刀结果了其性命。

看到部下失手,夏侯惇心头一惊,手中稍微迟纯,被诸葛玄一枪刺中肩头,霎时鲜血直流。他扭头向北逃走,手下兵卒也纷纷丢盔弃甲,狼狈逃窜。

诸葛玄率兵追杀一阵,毙敌两千多人,缴获战马数百匹,才回到袁术处报捷。

站在高岗上的袁术,看到诸葛玄如此骁勇,乐得赞不绝口。他提升诸葛玄为参军,让其参与商量下一步的军事行动。

“主公,万万不可流动作战,那样我军将失去补充和营养,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依将军之见,该当何为?”“精兵数万,应迅速打下一处城池。”

诸葛玄建议向淮北进发,得到了袁术的赞同。车轿辑,马啸啸。过了界首关,袁术的部队陆续向淮北一带集结。

连日的旅途劳累,加上饭菜不适,婶婶王氏得了重病,上吐下泻,浑身发冷。诸葛玄怕影响行军打仗,留下诸葛子青、诸葛青云照顾王氏和诸葛亮姐弟一行人,自己带领部下,护卫袁术一道行进。

由于是战乱年代,跟在大部队后面,不是在村庄内看不见人,就是找不到治病的郎中,诸葛亮和子青等人商议后,在一个三岔路口,驱车向正南方向驶去。

一弯新月斜挂在天空,四野寂寂,寒风嗖嗖,众人心中都感到了惶怵凄凉。

翻过一架山梁,涉过一道小河。诸葛亮发现不远处黑魅魅的大山下、阴森森的峡谷旁,坐落着一个小山庄,林木族拥处,映出了几点灯光。

“子青哥,向灯光方向驶去。”“好吧。”

诸葛子青急催马车向前赶去,不大一会儿,就来到一个叫徐家屯的村庄上。

在村民徐斌家中落脚后,按照其妻的指点,诸葛亮和诸葛青云一道,到住在村西的郎中徐贤家请医来为婶婶治病。

敲门进屋后,诸葛亮发现情况有点异常。徐贤耷拉着脑袋坐在墙角边不吱声,女儿秀萍手掩着脸儿,扑在娘的怀里嘤嘤啜泣。

“大伯,家里出了什么事?”“你们是外乡人,问也无用。”“兴许我们能帮上忙。”“这是飞来之祸啊!”

在诸葛亮的再三询问下,老人才说出了实情。原来,山上瓦官寺有个叫一空的恶和尚,前几天来到徐家屯,因看中秀萍的姿色娇美,派人传下信来,明天要把秀萍迎到寺内做佛事。

这一空五大三粗,长相凶恶,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前几年从九江来此,先杀死寺内原来的主持和尚,后强占庙宇,抢掠四邻,奸淫妇女,称霸一方。乡亲们稍有不从,被他拳打脚踢,折腾得死去活来。徐小盛、王立就死在秃驴掌下,畏其恶毒,乡亲们是敢怒而不敢言,遇事只好逆来顺受。

如今,明知一空用心恶毒,女儿去瓦官寺就会陷人火坑。可一个乡村医生怎能斗得过恶和尚,想逃又怕逃不出魔掌,一家人所以心急如焚,相对哭泣。“气煞人也!”

听了徐贤的哭诉,诸葛青云气得银牙紧咬,玉靥铁青。他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拔剑要去找一空算帐,被诸葛亮大声阻止。

“休要莽动!”

诸葛亮对徐贤讲明来意后,脸色庄重地说道:“大伯,请放宽心,有我们在这里,决不让恶僧横行乡里!”

徐贤抬头看看诸葛亮,清秀俊逸,一表人才。又用眼环视一下诸葛青云,见其气宇轩昂,英气勃勃,知道遇上了救星,忙跪在地上叩头致谢,诸葛亮赶紧将其搀扶了起来。

诸葛亮让青云把婶婶等人接到徐贤家住宿。徐贤一边给病人治病,一边安排老伴和女儿烧火做饭,招待客人。

随着雄鸡的啼叫声,黎明前青碧的长空,向带霜的草屋射下了道道晨曦。十三岁的诸葛亮,一大早就起了床。他对青云、子青和十位士兵交待完有关事项后,匆匆吃过早饭,坐在村西的一棵大槐树下,等待着恶僧的到来。

不大一会儿,一空手持禅仗,带著寺内的四名小和尚,牵着一匹高头大马,来到了徐贤家门口,大声叫嚷道:

“徐郎中,快让你闺女跟我一道走。”听到喊声,诸葛亮笑盈盈地迎上前去。“长老,请歇息片刻。”“你是秀萍的什么人?”“我是她的弟弟。”“哦,她人呢?”

“正在屋内梳头,马上就出来。来人,给长老端茶。”

诸葛青云和诸葛子青带人从周围冲了过来,手持利刃,以闪电般的速度刺向一空。一空看到诸葛亮态度和蔼,笑容可掬,以为是秀萍姑娘甘心就范,完全没了戒备,未提防一下子就被刺中右臂和后背,身后的小和尚也被士兵们团团包围起来。

“你们是什么人,敢对老子动手?”“一空,你恶贯满盈,今天是你的末日来临!”诸葛亮厉声回答。

一空的武艺虽然高强,但上了诸葛亮的当,遭到诸葛青云和子青的暗算,虽嗷嗷乱叫,强撑着身体挥杖拼斗,但流血过多,不到五个回合,被诸葛青云又一剑刺中前心,霎时倒地毙命。其他四个小和尚也被众士兵乱刀砍死了。

“恶和尚被杀死了!”

“这真是天大的喜事!”

徐贤和围观的百姓看到恶僧已死,喜上眉梢,纷纷向诸葛亮等人拱手致谢。十几个年轻的后生,簇拥着诸葛青云,持械赶到瓦官寺,杀死了另外两名看家的和尚,救出十多名妇女,放火烧了寺院,出了乡亲们胸中久积的一股恶气。

徐家屯处处荡漾着喜庆的气氛。人们把诸葛亮和诸葛青云等人当成英雄看待,拿出好吃的好喝的来慰劳他们。

在徐家屯住了几天,徐贤治好了王氏的病。他出于感激和爱慕英雄之情,托王氏和诸葛亮为媒红,把秀萍许配给青云为妻。全村人以隆重的仪式筹办了这桩婚事。

王氏膝前又多了秀萍这个贤慧端庄的侄媳妇。

一晃十几天时间过去了,诸葛亮等人告别徐贤和乡亲们,择路向袁术大营奔去。

行至阴陵,获悉袁术杀死扬州刺史陈温,占领了寿春城,并得到淮南、淮北的大片土地,袁术自称杨州刺史,兼称徐州伯。诸葛亮等人又披星戴月,迎着风霜,辗转赶到了寿春。寿春到了。这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巍峨古城,是当时扬州的首府所在地。

坚固的城墙下,淮河蜿蜒如带,沿城汹涌穿过。河中桅杆林立,船影掩映,号子声和喧嚷声此起彼伏,热闹异常。远处群峦叠嶂,连绵不断。山岭四季常青,景色优美宜人。

行到此处的诸葛亮感到心旷神怡,豪气纵横。

诸葛亮心中明白,寿春是通往淮北、淮南的重要门户,是古往今来兵家必争之地。谁得了寿春,周围数十城唾手可得,向南可控江南,向北威逼徐州。加之这里人烟稠密,土地膏腴,富甲天下,素有“粮仓”之称。袁术得了此地,无疑是如鱼得水,似虎添翼,不仅使叔叔等人有所作为,全家的生活也会相应稳定。

经过询问,他们顺利地找到了诸葛玄,诸葛玄在棘门内购置了一处房宅,全家人搬迁至此,居住下来。

在寿春的这段时间,诸葛亮或拜名师于崇山峻岭之中,或游玩寄情于山水之间;或吟诗作赋于名胜景点;或弹琴下棋于亭阁水榭,并结识了阎刚、桥景、杨猛、李别、胡亭等一批少年朋友。

阎刚是主薄阎像的儿子,身姿挺拔,傲然玉立,能诗擅画,才艺双绝。其父是袁术手下重要的文臣谋士,书画在扬州堪称一绝,诸葛亮经常到阎家去,得到了父子俩的指点,书法绘画技艺进步很快。

桥景是大将桥蕤的公子,此人五短身材,面方嘴阔。善使一对鸳鸯刀,舞动起来如车轮飞转,呼呼生风,指东刺西,神出鬼没。桥景为人豪爽,放荡不羁,言语中常充满桀骜不训之气。别看他比诸葛亮年长两岁,其父官高位重,又是袁术的心腹,因从内心佩服诸葛亮的机智多谋、才华出众,所以对其言听计从,俩人遂成了要好的朋友。

在一个丽日中天、阳光普照的日子里,诸葛亮、桥景、阎刚等人骑马到叔叔诸葛玄驻军的巉石山附近游玩。

沿途的风景令人赏心悦目。一带溪水流泉汩汩,从绿树环抱的群山中涌出,像飘带一样向东逸荡。青青的垂柳扭动细腰,在泱泱的碧水塘边轻轻摇曳,像是在欢迎几位小客人的到来。

突然,前面不远处的采石村中,浓烟滚滚,传来一阵阵尖厉的哭叫声。“景哥,快去瞧瞧,林中发生了什么事。”

“走!”

几个人催马向前奔去。

近前一看,原来是十几个手持刀枪的官兵,正在挨家挨户地搜查抓人。他们奉了袁琨之命,四处为袁术挑选美女。几匹战马的后边,捆着几位姿色美丽、泪流满面的青年女子。不远处的房舍旁,横七竖八地躺着几具男人的尸体,血肉模糊,惨不忍睹。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跪在一个身着华丽的家丁面前,鼻涕交加,苦苦哀求,被家丁一耳光猛扇过去,老人顿时脸颊青肿,昏迷在地。被捆着的一位妙龄女子,凄惨地喊了一声“爹爹!”,要时不省人事。

那家丁不管这些,举起皮鞭向老汉抽去。“住手!”诸葛亮厉声喝道。

“你们是什么人?狗捉耗子,多管闲事。”“强抢民女,天理和国法不容!”

“嗨嗨,口气倒不小。来人,教训他们一顿!”

为首的黑胖子吆喝一声,立即上来七、八个人,欲对诸葛亮动手。桥景、阎刚、李别等人怕诸葛亮吃亏,持械冲了过去,同官兵交起手来。官兵人多,根本没把这几个小家伙放在眼里,持刀举枪,恶狠狠地杀来。兵器叮当作响,双方在村内的空场上厮杀起来。

几个少年身单力小,除桥景外,其余几人都不是官兵的对手,李别被刺中左臂,眼看就有败北的危险。

正在此时,忽听山坡上人丁呐喊,忽拉拉又冲下来一队官兵。为首的骑马持枪之人,乃是诸葛玄的部将诸葛子青。他听说有人在采石村杀人抢劫,急忙带兵来搭救,没想到是桥景、诸葛亮等人遭到围困。

“子青哥快救我们。”

“亮弟请放心。”

诸葛子青一抖手中的银枪,“啪”地一声,把为首的将官手中大刀挑掉。其他人一看子青厉害,吓得慌忙后退。

“误会,误会,都是自己人,不要再打了。”“你们是何人,在此遭贱百姓?”“我们是帅爷派来的。”“我不信帅爷让你们来杀人放火!”诸葛亮跑到诸葛子青面前,耳语了一阵。

诸葛子青对官兵们说道:“你们说是帅爷派来的人,据我所知,帅爷爱民如子,是决不会命部下来杀人放火的。”

诸葛亮为防袁术以后找碴整人,故意让子青说了这番话。那些人也知道杀人放火不对,忙不迭口地回答:“是,是。”

子青接着说道:“你们乱杀一通,连自己人也不知晓。知道吗,这位是桥蕤将军的公子,那个是阎像主薄的少爷,若失手伤了他们,今后有你们的好日子过吗?”

抢人的官兵,都是最近刚从阴陵、寿春招募的,一听说被围者是大将桥蕤的儿子,吓得胆颤心惊,忙转身向一旁溜去。

其中有个光头歪脖的家伙不服气,小声嘟囔说:“桥蕤有什么了不起,还不是归帅爷管着。”此话恰被桥景听见,他走前去,一耳光把那家伙打得火冒金星,嘴角流血,乖乖地躲在一旁,再也不敢吱声。

其他人也都呆若木鸡,哑口无言。“杀人偿命,按道理应严惩你们。但本将军和几位公子还有要事,把抢的人留下,你们都滚蛋吧。”

“是,是。”

那伙人掉头逃走了。

诸葛子青命令放了被捆邦的众妇女,留下一队士兵,帮助百姓料理后事,老汉及众人都跪在子青面前哭泣谢恩。

诸葛子青和诸葛亮等人来到军营后,向诸葛玄诉说了此事。

诸葛玄又气愤又担心,害怕袁术追究此事不放。送走桥景等人回城后,他急忙写了一份奏报,说明了采石村的事情经过,暗劝袁术要力争民心,对选美之事应适可而止。

袁术看了诸葛玄的奏报,非常不乐意,暗暗骂道:“这个诸葛玄,坏了老子的好事。”

但念及诸葛玄有功,加之诸葛子青说的话给了自己面子,并惮及桥蕤的威名,此事也就搁置不管了。

袁术自占领寿春后,不断向四周用兵,抢夺了很多郡县,势力逐渐扩大,野心也逐步膨胀起来。

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诸葛亮捧着书卷,正坐在垂柳倒挂、鸟声唧唧的池塘边静心读书,阎刚跑来对他说:

“孔明兄,你知道不?袁术抓起一个京城派来的大官,目前正软禁在乐仁堂。”

“哦,是什么人?为啥把他抓起来?”诸葛亮放下手中的书本,饶有兴趣地问道。

“听俺爹讲,抓起来的大官,是京城里的太傅,名叫马日禅。他奉李催之命,以朝廷的名义,任命袁术为左将军,封阳翟侯,授予符节,以此来拉拢袁术为汉室效力。谁知袁术不买他的帐,派人抢了马日禅的符节,拘留不放他回去。据说那老头儿在囚室里气得口吐鲜血,怕的是活不了几天。”

“啊,袁术目无朝廷,恐怕另有举动呀。”诸葛亮忧国忧民,一缕不安的思绪涌上心头。袁术为什么如此肆无忌惮呢?

带着这个疑问,在一次私人宴会上,诸葛亮悄悄地问了桥蕤和叔叔诸葛玄。

桥蕤看看四周无其他人,苦笑一下,向诸葛亮叔侄谈了以下情况。桥蕤说:“到寿春不久,我就发现袁术有脱离朝廷,自称皇帝的野心,民间现流转着一句预言,‘代汉者当途高’,袁术听后认为,‘途’字与自己的名字‘术’和表字“公路’相应。说明自己当得汉皇。遂到处张扬,袁氏的祖先出于春秋时代的陈国,是舜的后裔,舜是土德,黄色;汉是火德,赤色。以黄代赤,是五行运转的顺序。从这可以看出,他已有了篡位的打算。前几天,在商议袁术称帝事宜时,文臣武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吱声。独阎像进言道,‘从前,周朝自始祖后稷传到文王,累积恩德,功勋卓著。三分天下,已经占有二分,但仍然臣服于殷朝。虽然您家历代为官显赫,但没有周朝当初的兴盛。汉王室虽然衰微,却没有殷纣王那样的暴行。如妄自称尊,吾观其祸不远矣。’袁术听了阎像的话,嘴上没说什么,眼睛里却露出了杀机,我估计,定会有人为劝阻之事而丧生。”

对袁术为人处事日渐了解的诸葛玄、诸葛亮,赞同地朝桥蕤点了点头。事隔不久,袁术得到了孙策所献的传国玉玺,手舞足蹈,欣喜若狂,取代刘氏当皇帝的心情日益迫切。

传国玉玺就是举世闻名的“和氏璧”,秦始皇时,命工匠雕成玉印,由丞相李斯亲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于其上,作为皇权的像征。后来被高祖刘邦所得,历代相传,传到了少帝手中。何进被杀后,乱军人城,孙坚从洛阳皇宫中得到此宝。他匆匆地携宝南归,结果却招来祸端,在襄阳遭到刘表的伏击,命丧乱箭之下。孙坚之子孙策投奔袁术后,虽然武艺高强,骁勇善战,加上美姿颜面、生性阔达,桥蕤、张勋都很敬重。连袁术也常叹曰:“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可他害怕孙策羽毛早丰,不服他管,嘴上说的好听,迟迟不予重用。

为开拓疆业,孙策在谋士的策划下,把传国玉玺献给了袁术。袁术得宝欣喜若狂,利令智昏,派孙策带领孙坚的旧部去帮助吴景(孙策的舅舅)进攻横江。孙策只带了千余人,马数十匹,渡江攻关,所向披靡,在曲阿打败了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刘繇,很快占据了江东。

孙策离开寿春后,袁术再次召集众人商议称帝之事。几个忠烈之士婉言提出劝谏,遭到了袁术的斥骂。

这时,阎像又挺身而出,义正词严地斥责袁术说:

“以下叛上,不遵臣规,是谓不忠;妄自尊大,凌辱同僚,是谓不义;不察天时,不明地理,是谓不智。似此不忠、不义、不智之人,而欲称孤道寡,实乃不自量力也!”

袁术听罢此言,脖子上的青筋暴起,眼中霎时充满了血丝。他大吼一声:

“刀斧手,将阎像推出斩首!”

“主公,念阎像是个忠义之士,饶了他吧。”桥蕤跪下求情,袁术绷着脸不吱声。“主公……”

忽拉拉,张勋、杨大匠等人都跪下了,袁术仍然不予理睬。“不要求这个独夫民贼,他的末日快到了!”

阎像挺身走出,在高亢的叫骂声中,被推出辕门斩首。当血淋淋的人头被端到厅前示众时,文武百官心惊肉跳,诚惶诚恐,战战兢兢,不敢有人再进言。

空中寒星数点,地下朦胧一片。

是夜,满脸泪花的阎刚逃到了诸葛亮家中,恰值叔父未去军营,叔侄们将阎刚乔装打扮,冒着极大危险,在四名武功高超的家丁护卫下,将阎刚送往江东避难。

看到正气沉沦,忠良涂炭,叔侄们不禁心中惨然。

袁术在寿春的时间一长,为政混乱,性情更加奢侈。他喜爱蓄养歌童舞伎,整日沉醉于花天酒中,使跟随他的文武官员越来越寒心。

诸葛玄手下有位将官,其妻冰肌玉体,容貌出众,不知怎的被袁术发现了,他派人闯进家中,把该女抢走,企图霸占为妾。该女不从,在洞房花烛夜头撞梁柱而死,为此惹恼了袁术,又把其夫活活打死,尸体高悬在城墙上示众。

面对袁术的残暴行为,想到军心的愤慨、浮动,吸取上次奏报惹袁术生气的教训,诸葛玄和诸葛亮等人商议后,觉得不能在袁术眼皮下做官,当谋求外任,以免遭受不测之祸。

诸葛玄派人上下打点。桥蕤、张勋、杨大匠、纪灵等人得了好处,都为诸葛玄求情说好话。

袁术对诸葛玄的印像本来不错,恰逢豫章郡太守因地方骚乱无力驾驭而请求回寿春任职。该太守是袁术的亲信,拍马溜须,奴颜媚目,袁术当然喜欢这样的人留在身边,诸葛玄外任之事很快就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