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3章 做官
既然是殉职,那就和叛逆、前朝余孽什么的,就没关系了。
李景孝不由松了一口气。
不过李景孝到底不是前身那个15岁的小道士,强忍住跳下屋顶询问的念头。
防着这几人故意用刚才的话,来哄骗自己出来。
而且这么晚上门,一看就不是什么正经的朝廷机构。
不过,要是锦衣卫,李景孝仔细想想,发现自己心里对锦衣卫其实并不排斥。
大周锦衣卫沿用了前明的制度,说是特务机构,那就太小看朱元璋了。
就听那中年人叹息一声,“现在冲临道长和六个徒弟殉职,除了真武观的那独苗小道士。
本官去哪里找道家高人,为远在大理的毅顺郡王,解那南洋咒术?”
四个黑衣人沉默几秒,才有人开口说道,“大人,要不要,属下派人去信州府一趟?”
中年人却摇摇头,天师府在信州。
只是从前朝开始,天师府、茅山和皂阁三派,就深受皇家忌惮。
到了大周,防备的就更严密了。
不仅三山符篆的金印被朝廷收回,天师的品级也从一品,被降到了五品。
更重要的是,连传道的权利也没了。
如今也只在信州当地,才保持很高的地位。
可想四处传道,得官府同意。
所以从前朝开始,道家确实没落了不少。
“走吧,那小道士说不定跑去访友了。这几天天气变凉后,我这旧伤又开始疼的厉害。
既然那小道士医术好,明早过来让他给看看,顺便当面说清楚吧。
毕竟圣人恩许,赏那小子‘道录司右元义’的官职,算是给殉职的冲临老道和天下的道士们个交代了。”
四个黑衣人点点头。
心里不免又羡慕起来。
别看道录司、右元义的官职只有从八品,可三甲进士初次授官,也不过八品,从八品而已。
而且道录司归礼部管,本身又管着天下道士的大小事务。
实权不大,可事少地位高、油水也不少。
朝廷越是对道士、和尚的约束大,这里面可操作的空间越大,油水自然更多。
李景孝目送这5个人离开,身形一闪,就出现在二十多米外的一处屋檐上。
一路跟踪到礼部官衙附近,看着5人进了不远处的四进院的官署。
借着官署大门上的四个大红灯笼的灯光,看到这里是道录司,李景孝这才放心下来。
只要不是锦衣卫,或者东厂、西厂的人,那事情就简单多了。
而且听那中年人一路上和四个手下的谈话中,知道自己师祖七人,是去了大理救治毅顺郡王时。
先破了毅顺郡王身上的南洋咒术,再奉命去截杀那邪道。
大战一场,最后中了埋伏不说,还一个都没跑掉。
那邪道居然又跑回大理,再次用咒术,让毅顺郡王陷入疯癫状态。
这手法,李景孝默默想了想,有点马道婆是一个路数。
这马道婆还是贾宝玉的干娘,只是心黑贪财,随便唆使贾政的小妾赵姨娘几句。
那女人还真的胆大到,花钱请马道婆咒死贾宝玉和王熙凤。
贾宝玉和王熙凤疯了后,就拖了两个月,身体才慢慢变差,差点死了。
和那个什么郡王的情况差不多。
否则也等不到师祖他们南下去大理救人。
而师祖等人既然能救治一次,这中年人和毅顺郡王府的人,自然觉得自己这个小道士,应该有可能救第二次。
可惜,李景孝既然知道了前因后果,能救他也不会救。
至于圣人,肯定是太上皇。
那道录司的右玄义官职,可不是明初的道官,而是礼部下属的官。
明初的道士,官至尚书的都有,而且还是足足6个。
不过,这些人都是享受尚书的待遇,而不是真去六部管事。
可最后朱元璋发现,这些道士一个个都拿自己当傻子一样糊弄。
天师府又作死的去和老朱的儿子,也就是亲王结亲,以至于后来老朱直接把‘天师’这个称谓都剥夺了,改成了真人。
理由这是天师称谓犯忌讳,显得比他这个皇帝都大。
天子、天子,上天之子嘛。
天师这个称号自然就不受老朱待见。
还把张天师的官职,从正一品,降到从二品。
之后还不放心,干脆降到了五品,就连金印都被剥夺,只给了银印。
同样的茅山,皂阁山也被老朱打压的厉害。
不过茅山、皂阁山这两派相对来说,日子好不少。
毕竟天师府最出名,受到的打击和压制也最大。
而且惹出事情的,也是天师自己。
茅山,皂阁山不过是被牵连。
大周开国时期的道录司,还有道士为官。
管理道教的同时,也处理妖邪作祟的事。
但没多少年,道士再次自己作死,利用权力,四处收集修道所用的材料。
还爆出为祸一方的丑事,大周开国的皇帝一怒之下,干脆学朱元璋,也开始打压道教和佛门。
然后把道录司的官吏,全改成了科举出身的文官。
还把道录司归礼部管着。
太上皇给李景孝右玄义的官职,施恩的同时,不过是拉拢人心。
李景孝想了想,虽然做官有限制,但好处同样不少。
而且道录司名义上管理道士,实际上,降妖除魔才是最主要的责任。
想升级快点,在道录司为官,也更容易知道,哪里有妖邪作祟。
只是李景孝又担心,自己这身本事,遇到厉害的妖邪,经验没到手,反而出师不利,被人家反杀。
不过转念一想,虽然这世界里,肯定不缺美人。
但娶媳妇的同时,媳妇漂亮,又能提供经验,如何选择,就不用多说了。
想娶秦可卿,光有道法、医术可不行。
秦可卿的养父秦业,看似只是工部的六品主事。
可京官很多都是官小、权力大,想娶他的女儿,仅仅只是道士可不行。
而且秦业向来和贾家有交情,否则宁国府的贾珍,也没机会盯上秦可卿。
最后假借给儿子贾蓉娶妻,实则想霸占秦可卿这个儿媳妇。
一想到结合了林黛玉、薛宝钗优点的漂亮姑娘,最后被贾珍糟蹋,还病死。
李景孝就觉得,还不如便宜了自己。
而且这年代皇帝下旨,哪容你不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