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3章 南北

很开心,但有些事在表面上是不能露出来的。

“过矣,小子无才,如何能比拟景公呢?”

甚至都不称晋侯了,直接叫起来晋景公,已是意若昭然。

而湘东王萧明道说道;

“秦逆王子召戎,世所咸知;而清河夷凶靖乱,举洛俱睹。”

“殿下又有什么当不起的呢?”

“萧王这是哪里的话。我只知萧王身为南朝宗氏,先帝在世时,便一直对萧王青睐有加。”

“只是之后洛阳时局动荡,萧王却能一直恪守本分,绝不出兵助乱,实在是我北人臣之楷模,令人慨羡啊。”

萧明道转而说道:

“南鼎潜沸;而自奸臣窃祚,大盗移国以来,时已历一载。”

“我家得以一姓,而开二朝之统于江表,今,却徒不过是一亡国之人而已。”

“我不过在家中做个潜心学问的寓公,整日讲学授徒,只希望这读书之声能盖过外界纷扰。”

(寓公;流亡国外的贵族,多见于春秋。)

“不过我也知,这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小伎罢了。”

“外朝如此纷杂,若无殿下,只怕这洛阳城内早已大乱。”

“届时,天地虽大,我却又委身于何处呢。”

“此邑中能有今日,全仰赖殿下啊。”

崔祎连连摆手道:“萧王过誉了,过誉了。”

“萧王乃江左正朔,若非彼时,北,则军中有时疫,南,则国统无英主,才为其所乘。”

“若非如此,那行移国之谋的大盗又怎么能逞凶于江表,跳梁于淮泗呢?”

“且其窃我先皇考太祖皇帝之陵寝所在之国,虽幸免于先汉茂陵之祸。”

“而其人也无汉魏孝武那骇人听闻之行,却仍有人伦大义而于祎,而不得不讨之之意。”

“不出五载,我必兴兵而送萧王入金陵,而助萧王二复其国也。”

萧明道也大笑起来,终于得偿所愿。

适才虚辞,无非二王互认对方分别为南北正朔而已。

两人便在相互的一团和气与周围众人不断的吹捧声中,大笑着把臂步入湘东王府。

让那些期待崔祎在萧明道面前做出有损威望蠢事的居心叵测之人,暗自懊恼却又无可奈何。

在一间暖色温雅,颇具南朝风味的正殿中,崔祎与萧明道相对而坐。

两人之前分宾主入座后,萧明道先向崔祎行了一礼,说道:

“我知道殿下前来,是为了戎务。”

崔祎点头应道:“明日我便要在内城北的宣武场,检阅各家王府所置兵马,不久之后便要带领他们上阵杀敌。”

萧明道缓缓点头,说道:“我王府内兵马全部听从大王号令,若有不从者,无论官职高低,大王可一并斩之。”

崔祎问道:“萧王府中有可用之兵几何?”

萧明道答道:“今已止五百尔。”

他特意摇了摇头,接着说;

“我知殿下欲发何问;我之渡江之时,所携士马尚有两千之余。怎在这洛阳韬光养晦四年,如今却只剩下五百。”

萧明道毫不遮掩,坦然说道;

“如此众兵,自不能全都聚拢在城内,更多者,使其散而置于洛畿各处庄园之中而已。”

“然而,胡骑在此间作乱,我与这些部曲之间的联系,大半都被屏阻,纵有元戎之命也难以通达其间。”

“即便有消息能通达者,我也不敢强行命令他们返回洛阳。”

“一来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二来担心他们离开庄园、坞堡后,会见败于犹擅战之于野的被发之骑啊。”

崔祎点头,他知道对方所言属实。

实际上,这些满朝公卿如今看上去十分狼狈,甚至不得不依靠他这个清河王,很大原因就在于此。

他们在洛阳周围的那些部曲,零零总总加起来,在各种庄园和坞堡之中,即便能出城野战的,恐怕也有大几千甚至上万人;若论及守城,人数只会更多,能守城而战的,加起来恐怕得有两三万人。

但是,如此众多的兵力,却因远水救不了近火,此刻全都被敌人的骑兵阻隔,如同被一道密不透风的墙隔绝起来,使得洛阳与周围失去联系,形同一孤城。

甚至崔祎还听闻,勾连东西的洛水之上,也有人见胡人在彼处设立浮桥,看样子是早有准备,真打算将这里彻底封死,连水路都不让通行。

于是,崔祎继续问道:“能否让他们趁夜间尽量召集些人,自南门入城?”

萧明道偏头略一沉思,随后点头道:“就算会有一两成的折损,若拼死一试,我也甘愿听从安排。”

对此,崔祎感到十分高兴,笑着行礼而向萧明道表达感激。

然而,萧明道回礼之后,正色看向崔祎,开口问道:“大王可知道我为何甘愿如此?”

崔祎说道:“愿闻萧王高见。”

萧明道问道:“殿下可知南人以何而视北人?”

崔祎不加思索,说道:

“汉虏哉?”

萧明道淡淡一笑,说道:

“非也。”

“承祚于索虏之邦?”

盖因鲜卑其族有俗而编发如绳索者,故以索虏蔑之,索虏之邦而代指燕。

一件事情可以有很多种说法。

北之谓曰重复炎统,而南之谓曰承祚索虏。

烈祖皇帝也确实受禅于燕哀帝,且国朝伊始多有胡风,他家世代是山东名族,有时甚至要穿虏服,说胡语,这样做为得也是弥合胡汉的权宜之计,暂且忍下。

直到明帝改制,许多胡风才始自北而褪。

这也是为什么明帝会对‘使君汉虏’一事那么气急败坏了,这是敏感点。

而这改制中也包括‘非崔而出清河者,不得王。’的盟誓。

盟誓之地就在相州清河郡,时有百姓高门之人如云,五胡勋贵之众如林而杀白马誓之。

清河二字,于国朝之尊殊,也可见一斑。

许多郡王也被降为公,而南朝之王流亡而来则是特例,因其为南所封,故崔祎一直以‘萧王’谓之,异姓王也。

“非也。”

“受命于白胡之国?”

白胡多指慕容,拓跋,段氏三部鲜卑中的慕容鲜卑,因其族人多白也。受命;承受天命。

“亦非也。”

萧明道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