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天下的家族世界:《红楼梦》建构的历史语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元宵省亲

元妃省亲安排在元宵节,[101]而且还是在夜里,夜里来夜里去。貌似过夜,实则未过。看似观灯,实则见人。正是从省亲开始,《红楼梦》变得像小说了。[102]这使人们无法提出一些常识的问题。为何省亲偏要安排在半夜,而不是白天?省亲又不是为了观灯,整个过程都在深夜,能否看清大观园的山水景色?

整个过程大致分为五段。第一段,迎接元妃。

自正月初八日就有太监出来先看方向:何处更衣,何处燕坐,何处受礼,何处开宴,何处退息。又有巡察地方总理关防太监等带了许多小太监出来,各处关防,挡围幕;指示贾宅人员何处退,何处跪,何处进膳,何处启事,种种仪注不一。外面又有工部官员并五城兵备道打扫街道,撵逐闲人。贾赦等督率匠人扎花灯烟火之类,至十四日俱已停妥。这一夜上下通不曾睡。至十五日五鼓,自贾母等有爵者,按品服大妆,园内各处,帐舞蟠龙,帘飞彩凤,金银焕彩,珠宝争辉,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长春之蕊,静悄悄无人咳嗽。贾赦等在西街门外,贾母等在荣府大门外,街头巷口俱系围帐幕挡严。正等的不耐烦,忽见一太监坐大马而来。贾母忙接入,问其消息。太监道:“早多着呢。未初刻用过晚膳,未正二刻还到宝灵宫拜佛,酉初刻进大明宫领宴看灯方请旨,只怕戌初才起身呢。”……命各执事人带领太监们去吃酒饭。一时传人一担一担的挑进蜡烛来,各处点灯。方点完时,忽听外边马跑之声。一时,又十来个太监都喘吁吁跑来拍手儿。这些太监会意,都知道是来了,各按方向站住。贾赦领合族子侄在西街门外,贾母领合族女眷在大门外迎接。半日静悄悄的。忽见一对红衣太监骑马缓缓的走来,至西街门下了马,将马赶出围幕之外,便垂手面西站住。半日,又是一对,亦是如此。少时便来了十来对,方闻得隐隐细乐之声。一对对龙旌凤翣,雉羽夔头,又有销金提炉,焚着御香,然后一把曲柄七凤黄金伞过来,便是冠袍带履。又有执事太监捧着香珠、绣帕、漱盂、拂尘等类。一队队过完,后面方是八个太监抬着一顶金顶金黄绣凤版舆,缓缓行来。贾母等连忙路旁跪下。早飞跑过几个太监来扶起贾母、邢夫人、王夫人。那版舆抬进大门,入仪门往东去,到一所院落门前,有执拂太监跪请下舆更衣,于是抬舆入门,太监等散去,只有昭容彩嫔等引领元春下舆。[103]

第二段,元妃游园。

只见院内各色花灯熌灼,皆系纱绫扎成,精致非常。上面有一匾灯,写着“体仁沐德”四字。元春入室更衣毕,复出上舆进园。只见园中香烟缭绕,花彩缤纷,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景象,富贵风流。……

且说贾妃在轿内看了此园内外如此豪华,因默默叹息奢华过费。忽又见执拂太监跪请登舟,贾妃乃下舆。只见清流一带,势若游龙,两边石栏上皆系水晶玻璃各色风灯,点的如银光雪浪。上面柳杏诸树虽无花叶,然皆用通草绸绫纸绢依势作成,粘于枝上的,每一株悬灯数盏。更兼池中荷荇凫鹭之属亦皆系螺蚌羽毛之类作就的:诸灯上下争辉,真系玻璃世界,珠宝乾坤。船上亦系各种精致盆景诸灯,珠帘绣幕,桂楫兰桡,自不必说。[104]

接下来,进入行宫。“只见庭燎绕空,香屑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说不尽帘卷虾须,毯铺鱼獭,鼎飘麝脑之香,屏列雉尾之扇。真是:金门玉户神仙府,桂殿兰宫妃子家。”[105]

第三段,元妃在荣府和家人团聚。

至贾母正室,欲行家礼。贾母等俱跪止不迭。贾妃满眼垂泪,方彼此上前厮见,一手挽贾母,一手搀王夫人,三个人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俱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泣。邢夫人、李纨、王熙凤、迎、探、惜三姊妹等俱在旁围绕,垂泪无言。半日,贾妃方忍悲强笑,安慰贾母、王夫人道:“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说到这句,不禁又哽咽起来。邢夫人忙上来解劝。贾母等让贾妃归坐,又逐次一一见过,又不免哭泣一番。然后东西两府执事人丁在外厅行礼。及两府掌家执事媳妇丫鬟等行礼毕。贾妃因问薛姨妈,宝钗、黛玉因何不见。王夫人启曰:“外眷无职,不敢擅入。”贾妃听了,忙命快请。一时,薛姨妈等进来,欲行国礼,亦命免过,上前各叙阔别寒温。又有贾妃原带进宫的丫鬟抱琴等上来叩见,贾母等连忙扶起,命入别室款待。执事太监及彩嫔昭容各侍从人等,宁府及贾赦那宅两处自有人款待,只留三四个小太监答应。母女姊妹深叙些离别情景及家务私情。又有贾政至帘外问安,贾妃行参等事。又隔帘含泪谓其父曰:“田舍之家,虽虀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贾政亦含泪启道:“臣,草芥寒门,鸠群鸦属之中,岂意得征凤鸾之瑞。今贵人上锡天恩,下昭祖德,此皆山川日月之精华,祖宗之遗德钟于一人,幸及政夫妇。且今上启天地生物之大德,垂古今未有之旷恩,虽肝脑涂地,岂能得报于万一!惟朝乾夕惕,忠于厥职。伏愿我君万寿千秋,乃天下苍生之同幸也。贵妃切勿以政夫妇残年为念,懑愤金杯,更祈自加珍爱,惟业业兢兢,勤慎肃恭以侍上殿,不负上体贴眷爱如此之隆恩也。”贾妃亦嘱只以国事为重,暇时保养,切勿记念等语。贾政又启:“园中所有亭台轩馆皆系宝玉所题;如果有一二可寓目者,请即赐名为幸。”元妃听了宝玉能题,便含笑说道:“果进益了。”贾政退出。贾妃见宝林二人一发比别姊妹不同,真是娇花软玉一般。因问:“宝玉因何不进见?”贾母乃启道:“无谕,外男不敢擅入。”元妃命快引进来。小太监出去引宝玉进来,先行国礼毕。元妃命他近前,携手拦于怀内,又抚其头颈,笑道:“比先竟长了好些。”一语未终,泪如雨下。[106]

第四段,元妃拜佛。“忽见山环佛寺,忙另盥手进去焚香拜佛,又题一匾云:苦海慈航。又额外加恩与一班幽尼女道。”[107]

第五段,元妃行赏。

贾母的是金玉如意各一柄,沉香拐杖一根,伽楠念珠一串,富贵长春宫缎四匹,福寿绵长宫绸四匹,紫金笔锭如意锞十锭,吉庆有馀银锞十锭。邢夫人、王夫人二分只减了如意、拐、珠四样。贾敬、贾赦、贾政等每分御制新书二部,宝墨二匣,金银爵各二只,表礼按前。宝钗、黛玉诸姊妹等,每人新书一部,宝砚一方,新样格式金银锞二对。宝玉亦同此。贾兰则是金银项圈二个,金银锞二对。尤氏、李纨、凤姐等,皆金银锞四锭,表礼四端。外表礼二十四端,清钱一百串,是赐与贾母、王夫人及诸姊妹房中奶娘众丫鬟的。贾珍、贾琏、贾环、贾蓉等,皆是表礼一分,金锞一双。其馀彩锻百端,金银千两,御酒华筵是赐东西两府凡园中管理工程、陈设、答应并司戏、掌灯诸人的。外有清钱五百串,是赐厨役、优伶、百戏、杂行人丁的。[108]

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元妃行赏不遗不漏,遍及众人。不光“赐与贾母、王夫人及诸姊妹房中奶娘众丫鬟”这些家里的奴才,而且还“赐东西两府凡园中管理工程、陈设、答应并司戏、掌灯诸人”这些外面干活的人,就连“厨役、优伶、百戏、杂行人丁”这些没有身份的下九流也都有份。这正体现了皇权秩序要求的那种皇恩浩荡、泽及众生的平等主义特征。皇妃省亲,代表皇帝亲临。[109]所以,必须由全家合欢扩展为一种象征性的普天同庆。它通过行赏精心营造出一种皇帝在场的喜庆氛围和君民互动的幸福场景。另一方面,元妃礼品因受礼者身份不同而有区别。“送给贾府上层人物的是高级礼物,如锦缎、金银锞等;赐给贾府仆从下人的则是钱币。”但这清钱也是有讲究的。它指的是那种“上等成色,质量好,又美观的钱币”。研究者指出:

贾元春赏赐礼品,是代表朝廷对臣下赏赐,事关国家体制,皇帝的尊严,自然应该既要庄重大方,又须等级分明。不同身份、年龄、性别的人,在礼物上都有一定的严格分寸。赏给仆人的铜钱,也是这样。如果只笼统地写赐钱多少,固然未为不可,但不能充分表现出皇家赏赐的特点。所以,说明钱币本身的名色,是此处行文所必需的。如果说,赐的钱是青钱,也就是说赏给家人的钱是防坏人捣乱的钱币,从意义上看,不仅是不伦不类,甚至有点带污辱性质。如果说,赏赐的钱是清钱,那艺术效果就大不相同了。因为,大家得到的都是个大体重上好的制钱,人人愿意收藏、使用,自然都很高兴。既显示了皇家的尊严、体面,也会引起人们对于仆人们受赏后喜形于色的联想。反之,如果在朝廷赐钱内还夹杂有私铸小钱在内,那是有失体统,为人耻笑的。[110]

省亲整个过程,从戌初即下午七点到丑正三刻即夜一点四十五分,前后大约七个小时。“元妃虽不忍别,奈皇家规矩违错不得的,只得忍心上舆去了。”值得注意的是,省亲是特例,不是定制,所以元妃才会说,“倘明岁天恩仍许归省,不可如此奢华糜费了”。[111]可见元妃自己心里也预感这次省亲很可能就是最后一次。正因如此,此后不再有省亲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