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章 风云再变与破局之策
东明县在经历了土地赋税的风波后,终于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与活力。水利工程顺利竣工,清澈的河水顺着新修的灌溉渠道,源源不断地流入农田,干涸的土地得到了滋润,农作物焕发出勃勃生机。东明书院也正式落成,琅琅书声从书院中传出,仿佛为东明县奏响了一曲希望之歌。
然而,林缚并没有因此而放松警惕。他深知,在这个复杂的官场和社会环境中,平静往往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前奏。果不其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随着东明县的发展,其商业逐渐繁荣起来。一些外地的大商团开始频繁往来于东明县,带来了丰富的商品和先进的商业理念。这本是东明县进一步发展的良好机遇,但却引起了一些本地商业势力的不满。
东明县本地有一个名为“兴商盟”的商会组织,其背后的势力错综复杂,涵盖了部分当地的豪绅和富商。这个商会长期以来垄断着东明县的一些重要商业领域,如布匹、粮油等。他们习惯了以往的暴利模式,对于外地商人的涌入,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这些外地商人一来,我们的生意都被抢走了!再这样下去,我们兴商盟还怎么在东明县立足?”兴商盟的一位副会长,满脸焦急地在商会大厅中来回踱步。
“是啊,必须想个办法把他们赶走。”其他几位商会成员也纷纷附和。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兴商盟会长,一位年逾五旬、眼神阴鸷的老者缓缓开口道:“林缚那小子,一直支持这些外地商人,看来我们想要赶走他们,必须先对付林缚。”
“可林缚如今在东明县威望极高,又有百姓拥护,我们该如何下手?”有人担忧地问道。
会长冷笑一声,说道:“哼,他不是一心想要推行新政,发展东明县吗?我们就从这上面做文章。”
经过一番密谋,兴商盟决定利用百姓对新政的一些细微误解,进行恶意煽动。他们暗中指使一些地痞流氓,在县城各处散布谣言,声称林缚推行的商业新政是为了讨好外地商人,损害本地商人的利益,最终会导致东明县的经济被外地人掌控,百姓也会因此失去生计。
这些谣言如同病毒一般,迅速在东明县的大街小巷传播开来。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开始对林缚的新政产生了怀疑,原本支持新政的热情也逐渐冷却。
“听说了吗?林大人的新政好像真的对咱们本地商人不利啊,那以后咱们的日子可咋过?”
“是啊,我也听说了,那些外地商人都很狡猾,说不定真会把东明县的钱都赚走。”
百姓们的议论声越来越大,不满情绪也在悄然蔓延。很快,又有一些人在兴商盟的暗中指使下,聚集在县衙门口,要求林缚给个说法。
“林大人,您可要为我们本地商人做主啊,不能让外地商人把我们的饭碗都抢走了!”
“就是,您推行的新政,我们实在是看不懂,这样下去东明县可怎么办?”
林缚得知消息后,立刻赶到县衙门口。看着眼前情绪激动的人群,他心中明白,这又是有人在背后搞鬼。
“乡亲们,大家先安静一下!听我说!”林缚大声说道,“我推行的商业新政,目的是为了让东明县的经济更加繁荣,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外地商人的到来,虽然带来了竞争,但也带来了机会。他们带来了新的技术和理念,能够促进我们本地商业的发展。而且,我们本地商人也可以通过与他们合作,学习经验,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然而,这些解释并不能立刻消除百姓们心中的疑虑。人群中有人喊道:“林大人,您说的这些我们都不懂,我们只知道现在生意越来越难做了!”
“是啊,您要是真为我们好,就赶紧想办法把外地商人赶走!”其他人也跟着起哄。
林缚深知,此时单纯的解释很难平息众人的怒火,必须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让百姓们看到新政对本地商业的积极影响。
回到县衙后,林缚立刻召集县衙内负责商业事务的官员以及一些本地有见识的商人,共同商讨应对之策。
“各位,如今谣言四起,百姓们对新政产生了误解,我们必须尽快想出办法,扭转局面。大家有什么想法,都可以畅所欲言。”林缚焦急地说道。
一位年轻的商人站起身来,说道:“大人,我觉得我们可以组织一些商业交流活动,让本地商人和外地商人相互了解,探讨合作的可能性。这样既能让本地商人看到外地商人带来的机遇,也能消除百姓们的疑虑。”
“嗯,这是个不错的主意。”林缚点头表示赞同,“但仅仅这样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加强对市场的监管,防止恶意竞争,保障本地商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加大对本地商业的扶持力度,提供一些优惠政策,帮助他们提升竞争力。”
经过一番讨论,众人制定了一套详细的应对方案。一方面,由县衙出面,组织一场盛大的商业交流会,邀请东明县本地的大小商人以及外地来的商团代表参加,在交流会上,安排专门的人员介绍新政的具体内容和好处,以及外地商业的先进经验和模式。同时,设立合作洽谈区域,鼓励本地商人和外地商人进行合作洽谈。
另一方面,加强市场监管,成立专门的市场巡查小组,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如恶意降价、哄抬物价等。对于本地商人,提供税收减免、低息贷款等优惠政策,帮助他们扩大经营规模,提升产品质量。
在准备商业交流会的过程中,小七利用自己的江湖情报网,调查清楚了兴商盟在背后煽动谣言的事实。她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林缚,让林缚更加坚定了打击兴商盟不良行为的决心。
“大人,这个兴商盟长期以来在东明县垄断商业,欺压其他商户,这次又恶意煽动谣言,实在是可恶至极。必须要好好惩治他们,才能让东明县的商业环境真正得到改善。”小七气愤地说道。
林缚点头道:“小七,你说得对。但兴商盟背后势力复杂,我们不能操之过急。等商业交流会结束,百姓们看到新政的好处后,我们再对兴商盟动手,一举铲除这个毒瘤。”
商业交流会的日子很快就到了。这一天,东明县的商业会馆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本地商人和外地商团代表纷纷来到会场,气氛热烈而紧张。
“各位商家朋友,今天我们齐聚于此,是为了共同探讨东明县商业的发展之路。”林缚站在主席台上,大声说道,“我们东明县的商业新政,并非是要打压本地商人,而是为了打造一个更加公平、开放、繁荣的商业环境。外地商人的到来,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本地商人要善于抓住这些机遇,与他们合作共赢。”
随后,会议进入交流环节。外地商团代表纷纷介绍了自己的商业经验和优势产品,本地商人听后,不禁眼前一亮。
“原来生意还可以这样做啊,这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一位本地布商感慨地说道。
“是啊,我觉得我们完全可以和这些外地商人合作,引进他们的先进技术和布料品种,提升我们的竞争力。”另一位商人附和道。
在合作洽谈区域,本地商人和外地商人开始积极交流,探讨合作意向。不少本地商人与外地商团达成了初步的合作协议,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期待的笑容。
“林大人,这次交流会真是太好了,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商机。之前是我们误会您了。”一位之前参与闹事的商人,不好意思地对林缚说道。
“没关系,只要大家能明白新政的意义就好。以后我们一起努力,让东明县的商业更上一层楼。”林缚微笑着说道。
商业交流会取得了圆满成功,百姓们对新政的疑虑也基本消除。而此时,林缚觉得铲除兴商盟的时机已经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