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6美国大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0章 纺织业唯一话事人2

马克曾经以为自己的春天来了,因为他能跟着艾丽丝一起在纽约贩卖衣服。

但遗憾的是,两人的关系并没有随着隔着一堵墙的门店有所进展,嗯,如果艾丽丝记住他的名字算进展,那确实有所突破。

后来,他听说艾丽丝心有所属,喜欢的是公司的创始人,受人尊敬,热爱工人的雨果.维文先生。

对于艾丽丝爱上雨果,他并没有怨恨谁,谁让自己条件一般,长相一般,如果不是因为工作,两人其实不会有交集。

心里难过的马克没有借酒消愁,每天靠工作麻痹自己,天天干劲十足,销量因此节节攀升。

每月都能夺得销售冠军。

据他的同事说,良好的表现已经受到公司高层关注,好几双眼睛注视着纽约门店。

威尔逊,西恩不止一次在雨果先生面前提到过他。

“我的一举一动都在公司高层的眼中。”马克如往常一样,提前半小时打开Dickies大门,先同事一步整理门店。

“这里怎么有块脏东西,昨天居然没看见。”马克瞧见脚下有一块指甲盖大小的污渍,想起昨天店里有位父亲带着一个流鼻涕的小孩,估计是当时留到地上。

“该死!居然没注意。”马克迅速拿起粗麻布,蘸着肥皂水反复擦拭污渍。

“其他地方也擦一擦,说不定昨天有顾客踩到污渍,在地板上留下看不见的印记。”马克抹了抹额头的汗水,继续卖力的在地板上擦拭。

不到15分钟,Dickies门店的橡木地板被擦得发亮,能映出他棱角分明的下颌线。

“衣服上的纽扣也要擦拭,说不定公司高层正在某个地方注视着我。”

马克刚刚放下手里的黑麻布,瞧见靛蓝色工装纽扣上有细小的灰尘,想起在新员工培训时,雨果先生曾经说过,工人值得体面的纽扣。

他立刻拿起另一块干净棉布,走到衣架旁,在靛蓝色工装衬衫的铜纽扣上轻轻擦拭,温柔的像对待情人。

就在马克打扫完毕,准备正式营业时,一个人走了进来。

“迟到了1分钟。”马克头也不抬,自信的说道。

那人拿出老旧的怀表,看了一眼后说道:“你身上没有怀表,怎么知道的时间?”

马克听到声音不是搭档,以为来了顾客,转头微笑道:“请问有什么可以需要帮助。”

“不买衣服,我是爱德华,公司的法律顾问。”爱德华道。

马克一听,以为自己犯了什么事,大惊失色的说道:“我每天都非常努力。”

“别紧张,有个好消息带给你。”爱德华笑着递出一份文件。

马克松了口气,接过来看了一眼,头就大了起来。

纸上面全部是密密麻麻的法律条款,英文单词好多还是高级词汇,像他这种堪堪达到识字水平的人根本读不懂。

但上面有一句加粗的话让他印象深刻,却又有点摸不着头脑。

“先生,诚招代理商是什么意思?”马克凭着本能,自认为问出了关键问题。

“波士顿动力准备扩大生产,为此雨果先生从女装、休闲、正装三方面,拓展出三个品牌。”爱德华指着文件中另一处加粗的字体说道。

“Chanel?Armani?Zegna?”马克默默的念道,“先生,说实话,从名字里面看不出什么区别。”

“Chanel是女装,Armani主打休闲,你可以理解成日常的便服,至于Zegna,则售卖正装。”爱德华略显尴尬的说道。

做为纯正的英格兰人,他当然清楚这些名字代表着什么含义,无非就是美国人嘴里厌恶欧洲的封建,野蛮,自诩新大陆才是文明国度,是人类文明的灯塔。

但身体却非常诚实,欧洲的商品,尤其是法国的奢侈品在美国不愁销量。

据他的了解,除了绅士们热衷娶欧洲贵族,纽约的上层女士,通过定期进口《戈迪女士杂志》,模仿法式穿搭。

上行下效,好多美国商人为了提升品牌调性,会专门取一个具有欧洲范的名字。

要不是现在世界经济联系不紧密,美国人会跑到法国、英国注册个品牌,然后回到本土,以外国品牌进行销售。

“名字真好听啊。”马克反复念叨几遍,“不知道是谁取的。”

“雨果先生。”

爱德华脸微微发红,别看这三个品牌名称听起来有贵族范,但最早是HM,ZARA,UNIQLO,这三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品牌名。

他本想劝一劝,针对美国市场应该取什么样子的品牌名,但想到平日里雨果说一不二,索性直接走出办公室,准备去注册商标。

但刚刚走出去没两步,就听到办公室传来雨果骂骂咧咧的叫喊。

没出息的东西,取个名字都这么低级,反正都致敬了,不如胆子再大一点,不会有人知道。

随着这一连串无法理解的自言自语,他被重新喊回去,品牌名称也变成了有欧洲范的Chanel,Armani,Zegna。

“所以我可以代理其中的品牌,当上老板。”马克眼里放出金黄色的光芒,似乎看到了一大片金矿。

“做为公司员工,可以无偿代理。”爱德华轻声说道。

当初关于无偿代理,他和雨果又发生了争执,但最后毫不意外的输掉。

“Zegna,我喜欢这个名字。”马克想都没想,直接签下了名字,他充分相信公司,相信雨果先生的人品。

“明智的选择。”爱德华伸出手,和对方握了握。

...

一个月后。

波士顿动力旗下的四大服装品牌迅速铺开在各大城市。

一时间,廉价工装、日常休闲装,特色女装,高档一点点的正装,从各个维度对裁缝铺形成降维打击。

裁缝们似乎马上会成为下一批前往西海岸的淘金者。

纽约,深夜12点。

十几个蒙着黑麻布,手拿铁桶,棍棒,油漆的人悄悄聚集在一起。

他们朝其中一个人看了一眼,从那人眼中得到肯定的暗示后,迅速散开,朝着各自的目标进发。

不久之后,大约凌晨1点,城市各处传来玻璃破裂的声音,木门被砸坏的脆响,偶尔还能看到某处燃起火苗。

第二天。

东海岸各大报纸都报道了一则新闻。

《从专利盗窃到专利强迫》

雨果.维文再遭专利强迫

美国是否有系统性歧视

爱尔兰裔的天花板

不同的标题报道了同一件事,纷纷指出,在昨天夜里,纽约、费城、波士顿、辛辛那提、匹兹堡等地,雨果旗下上百家成衣店,受到有组织的统一攻击。

泼油漆,砸门店,抢衣服,甚至有少部分门店被纵火烧毁。

其恶劣的行为瞬间再次燃爆美国,让刚刚从舆论漩涡中心走出来的雨果第二次成为焦点。

外界普遍猜测,是全美裁缝协会发起了这一次攻击,意图维护裁缝铺的利益。

“好好好!效果不错。”

雨果满意的点头,维文安保花钱最多,不仅吃得好,穿得好,工资高,吃的最好,甚至还有工伤补贴,要知道在劳工环境恶劣的19世纪,工伤补贴的行为简直是圣人。

而维文安保的人也没辜负他的殷切希望,行动统一,动作利落,没有给警方留下一丝证据。

而没有证据,就是最好的证据。

没人能想到砸会门店是自导自演。

“哪怕是当受害者,都要主动当!”

雨果很清楚,以美国人的尿性,真和全美裁缝协会战斗起来,会是一步步升级,等到矛盾总爆发,说不定要拖上半年,甚至一年。

现在时间宝贵,他从摩根那里获得贷款要建立一座理工类大学,好多教授需要亲自跑一趟,没精力、功夫跟裁缝协会耗下去。

不如主动出击,从一开始就把矛盾拉到最高的位置。

“应该筹备一下,建一家属于自己的报纸。”

雨果拿起《绿旗报》,最醒目的位置写着——又是盎格鲁撒克逊老爷们在打压移民企业家!

该说不该,爱尔兰人自己的报纸就是敢说,直接上升到种族对立,不像其他报纸扭扭捏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