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演唱艺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呼吸的方式

(一)呼吸的位置

胸腹式呼吸方法是目前广泛承认并采用的一种科学方法。这是一种运用胸腔、横膈膜和腹部肌肉共同控制气息的呼吸方法,它有四大优点:

1.全面调动呼吸器官的能动作用,使得胸腔、横膈膜和腹肌互相配合,协同完成控制气息的任务;

2.由于吸气时下降横膈膜和张开肋骨同时并用,使得胸腔体积、气息容量全面扩大;

3.控制气息的能力强,对于呼气的长短、强弱、快慢可以自由地进行调节,使声音的高低、强弱、虚实变化自如;

4.有明确的呼吸支点,使得音域扩大。

我们日常生活中维持生命所使用的呼吸,主要依靠的是肺部的张弛和腹内横膈膜的下降、抬起,并且这种呼吸是不受我们主观支配的,而歌唱状态中的呼吸,由于音乐旋律的起伏、绵长,用生活中的自然呼吸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必须调动所有帮助呼吸的部位,一同协作,共同来完成控制、调节呼吸的任务,比如演唱《咱们工人有力量》这首歌,歌中不断出现“咳”字,而这个“咳”字又需要唱得斩钉截铁,这个“断音”就是生活中不常遇到的,因为它需要小腹和整个呼吸肌肉群一刹那收缩,而横膈膜也同时迅速下降,才能达到这首歌曲的情绪要求,这首歌曲的中部有一段推向全曲高潮的旋律:

盖成了高楼大厦修起了铁路煤矿,

改造得世界变呀么变了样。

这段歌词很长,旋律有一气呵成之势,表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气魄和豪情。中间不能换气,直到“变呀么变了样”,才能偷吸一口气。这样深长的呼气状态在生活中也是没有的。因此,我们必须学会歌唱状态下的呼吸。

目前在声乐实践中,被广泛采用的科学的呼吸方法—胸腹式呼吸法,要求演唱者在吸气时,不是感到胸部抬起,而是要感到下胸的肋部、两侧肋骨包括后腰都要在吸气后感到扩张,横膈膜在吸气时随着吸气的快慢有节奏地下降,并用小腹肌肉的收缩来控制吸入的气息,随时等待呼气时运用。

吸入的气息要适当,由于流行演唱通过扩声系统来控制音量,这就节约了音量。音量的节约不等于呼吸力量的节约。因此,吸入气息的深浅要根据话筒前的情绪状态和声音性质来决定,比如演唱电视剧《外来妹》的主题歌《我不想说》,那是少女发自内心的人生咏叹,娓娓唱来使你心醉,让你理解。而《打靶归来》这首歌,描写战士打靶归来的兴奋心情,那整齐划一的步伐,那雄壮有力的口号,决定了这首歌曲演唱的声音必须响亮,气势必须宏大,除此之外还要根据乐句的长短,特别是音的高低来运用恰当的呼吸。

一般来讲,中低声区不需要太大气势的吸气,也不必强行张开肋骨,因为那样反而会产生因气流过大而憋气的感觉。随着旋律的起伏,音域的提高,吸入的气息逐渐扩大,吸气动作自然变大起来。我们可以通过演唱《烛光里的妈妈》来体会这种吸气的由深入浅的变化。一个训练有素的歌手,会适当安排吸气的程度,张弛结合,深浅得当。

吸气的动作很容易做到,而呼气的动作就十分难做了。因为呼气时不是像打足气的气球开始放气,而是需要上胸肋骨、两肋和后腰等肌肉群都要继续扩起,小腹的肌肉随着气息的呼出而有控制地收缩。虽然客观上随着气流的减少,肋骨和后腰以及横膈膜不可能再维持原有状态,但保持扩起感觉却是十分重要的,也就是说尽管客观上它们都在收缩,但主观上还是要向外扩起。在生活中,我们的呼吸肌群不需要这样积极、有力、持久地控制,但自然呼吸用于歌唱显然不能胜任,我们训练有控制的呼与吸,主要应提高所有参与呼吸部位的弹性、持久性、坚强度,以便适应歌唱中的各种呼吸方法。呼气时力量要适度,开始时,可以通过发一个“si”音来练习,发“si”音时不能时强时弱,时有时无,以发音平稳、绵长为好,如果练习后自己的后腰和小腹都有酸痛感觉,那说明呼气的方法是对的。

呼与吸是一对矛盾,在练习时要结合发声和演唱反复体会,要做到不僵滞、不松懈,舒展、自由,有控制、有弹性。作为一个演唱者,在练习或表演的过程中,每时每刻都不能忘掉呼吸的支点。所谓呼吸支点,主要是指气息的保持、控制和调节的部位,这个部位就是腹式呼吸的所有肌肉群,要时刻感到所有的声音都在由气息来支持,如果转移了这个支点,正确的演唱状态就会变形。这是必须注意的。这种呼吸方式是每一个学习流行歌唱方法的人所必须掌握的。

(二)吸气动作

1.胸腹联合呼吸法,不是指胸部加腹部的联合,而是从胸到腹的整体联动。一般说来,吸气不是要求感到胸部扩起和腹部扩起,而是要感到下胸的肋部和腰部,包括后腰部,由于深吸气而感到扩张。

2.吸气要柔和、平稳,做到胸、肋、腰全方位扩张,呼吸器官的各部位都不能有僵硬、逼紧的感觉。强制性扩张两肋和横膈膜,造成假吸气的做法是不科学的,也是不适用的。

3.要用鼻和嘴一道吸气,只用鼻或只用嘴吸气都不能适应乐曲丰富的节奏变化。

4.吸气要适度,吸得过分饱满,会引起歌唱器官的僵滞和紧张。吸入气息太少,又会在长乐句中产生气息断裂。吸入气息的多少,应根据所唱乐句的长短、力度、音量的高低强弱以及音乐表现的需要来决定。

5.要学会无声地吸气,如有条件,可手持话筒,用音响来监听自己的吸气,以免养成习惯性喉音或支气管喘息等毛病。

figure_0068_0037
figure_0068_0038

(三)呼气动作

1.呼气时,一方面依靠胸腔本身的弹性作用和肋、腰的扩起,另一方面,腹部肌肉要有控制地收缩,压迫腹腔内器官向上,使横膈膜逐渐抬起,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以上两方面呼气动作协同配合,有控制地将气息呼出。

2.流畅的、持续的、平稳的呼气是一个歌唱者完美表现作品、自由发挥歌唱天资的重要手段,这种呼气方法与生活中的呼气方法有明显的不同,演唱者必须熟练地掌握。

3.呼气时的力量必须适度,力量过大,就会把气压住,使气息不能流畅地呼出,力量过小,气息便保持不住,气很快就会用尽。要想使呼气富有弹性,就必须对所唱的乐句长短、快慢、强弱,有比较清醒的了解,这样才有可能适度地支配自己的呼气。

figure_0068_0039

4.呼与吸是一对矛盾,在歌唱训练过程中,要结合发声反复体会。基本的要求是:不僵滞、不松懈,舒展、自由、有控制、有韧性。呼吸时,还要注意呼吸状态,要求身体站直而不僵,精神放松而不懈,目光平视,情绪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