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嘉靖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7章 嘉靖侯的本意

“这三场不都赢了吗?再有十八年之休养生息,于国力之损耗怕是怪不到这上头。”

“呵呵,兄台此言差矣,李如松先征宁夏,后入高丽,转战何止千里,麾下精兵之伤亡不可谓不大。

又言,于江南等地加征饷银并未终止,那战后饷银又有多少能用于重建辽东精锐?

依我看,这休养生息,极有可能没有休养到辽东身上,致使其无力约束女真。”

“阁下所言不无道理,那么问题来了,为何朝廷不着手重建辽东精锐,而放任其持续虚弱呢?”

殷士儋道:

“这便是嘉靖侯的巧思所在,神宗皇帝怠政,朝堂上国本之争、梃击案又接踵而至,由是,百官只知党争而不知国事矣。”

“加之三大征皆以胜利告终,在百官看来,边患已除,便可以高枕无忧,竭力投身争斗。”

堂内一片认同之声。

说书人接着道:

“努尔哈赤,建州左卫人,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均为明朝所任之建州左卫指挥使。

负责管理女真部落并协助明朝镇守辽东。

女真分为建州、海西、东海三大部,各部互不统属。

明廷治女真则用前人故计,分化引导,令其互相攻伐。”

堂下有知辽东事者,皆想到:本朝亦是以此策治女真,嘉靖侯果然是以书讽谏。

“努尔哈赤早失生母,继母寡恩,致其幼年孤苦。至十九岁,析产别居,所分薄产难支温饱,遂携幼弟入林莽,采山珍、掘参茸,往来抚顺关马市鬻货易物以资生计。

彼时马市商贾云集,汉蒙行旅辐辏其间,故其通晓三族语言。

1583年,建州女真图伦城首领尼堪外兰引导李成梁剿古勒寨叛酋阿台。

当时,觉昌安携子塔克世入寨劝降,遭明军误杀。

为安其心,明廷敕封努尔哈赤为建州左卫指挥使,赐敕书三十、良驹三十,却未追究尼堪外兰。

努尔哈赤遂以祖、父所留十三副遗甲起兵,讨伐尼堪外兰。

1584年,努尔哈赤彻底击败尼堪外兰,整合苏克素浒部,而后恩威并施于1588年一统建州女真。””

“越讲越离谱了,只靠这区区十三副甲胄起兵,就能统合建州女真?”

“未必不可能,嘉靖侯凭本朝特质明光铠中炮而无伤,若努尔哈赤之甲胄与嘉靖侯相差无二,还真能逐渐壮大实力。”

“你那是谣言,嘉靖侯传出此言便是要黄台吉掉以轻心。”

“原来如此,那为何九边镇将皆上疏请求此铠?”

“无非是求圣上恩典罢了。”

“莫要忘了,努尔哈赤祖孙三代皆为明廷敕封之指挥使,在当地已是根深蒂固。”

李春芳:“1588年尚未有三大征,辽东镇将何以任其壮大?”

“这位客官问得好,这便是我接下来要说的。

时任辽东总兵李成梁正是李如松之父,其镇守辽东二十余年屡有胜绩,时人赞曰:边帅武功之盛,200年来前所未有。

……

因而,努尔哈赤之崛起,李成梁有不可推卸之责任。”

殷士儋:“这李成梁怎么也有点嘉靖侯的影子?莫非其晚年昏聩也是嘉靖侯在警醒自己?”

张居正:“莫要捕风捉影,或许只是杂糅了些许元素而已。”

“不对,嘉靖侯肯定有深意。”

“我看这李成梁并非老年昏聩,而是养寇自重!”

“他骄奢吟逸,自以为辽东之王,明廷早该将他撤职!”

众人议论纷纷之际,说书人嘿嘿一笑。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别想走!我等交了门票,你就讲这么点?”

“岂有你这样说书的?三大案只讲了一个,党争也不讲完,辽东还只开了个头,你不会说就把稿子给我,我来教你怎么说书!”

“黑店!退钱!”

“等等!明日可还有试听会?”

一众听客吵吵嚷嚷,却也只能骂骂咧咧走出门去。

张居正一边回味着方才的故事,一边随着人流出去。

余光瞥见上头雅间内有人正奋笔疾书,似是要将听到的故事记录下来。

李春芳谓两人道:“何不寻一僻静处,吾等再议论一二?”

殷士儋当即赞成:“正有此意,我一人可记不完全,听书不够爽利,不如我们三个一同写下来,我还是更习惯看书。”

“若有稿子在手,我不信我殷士儋猜不透嘉靖侯的本意。”

其余两人闻言皆摇头失笑。

张居正道:“或许嘉靖侯没有本意,又或许,此书处处皆是嘉靖侯本意?”

殷士儋一愣,“此言何解?”

李春芳道:“君臣、党争、边事、外戚、赋税、国本……嘉靖侯虽未直接阐述,却也表明了看法,他不止一个意思。”

殷士儋茅塞顿开,兴奋道:“子实兄不愧是状元郎,吾不及也。”

“若不讲求微言大义,只就事论事,将每个部分都各自视为整体,嘉靖侯之本意果真浮于水面了。”

“国本之争,君臣双方僵持不下,致使拖延日久,朝臣分裂,国事遂糜。”

“本朝虽未有明面上的国本之争,却有双日……”

张居正眼疾手快,立刻用手捂住他的嘴。

殷士儋瞪大了眼睛,倒不是因为想继续说,而是被许文若暗藏的态度惊到了!

不欲双日凌空,而要快刀斩乱麻?

嘉靖侯想要做什么?

若只是想想也就罢了,问题是他真有那个能力——如今他可是圣上一手拔擢的京营节度使!

等等……圣上!

难道这不止是嘉靖侯的本意,而是圣上的本意!

圣上隐忍多年,终于按捺不住了吗?

国朝尊李唐为先祖,唐朝旧事也要在本朝上演吗?

张居正收回了捂他嘴的手。

三人都沉默不语。

原来如此!

难怪嘉靖侯开篇就是明末,开篇就是国本之争。

想必后续的两大案也都是国本之争的延续。

待这个故事传播开来,世间有识之士便会意识到:

党争误国,且迁延日久的党争比快刀斩乱麻的党争更加误国!

本朝只有两个党,太上皇手下的严党、陛下扶持的清流。

若是陛下不顾太上皇,以雷霆手段解决了严党,天下人也会更容易接受。

再者,李成梁早年英明,晚年昏聩,似乎也是在暗指太上皇!

李春芳与殷士儋对视一眼。

微言大义和纵观整体好像都有说法啊!

嘉靖侯之文思,竟如此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