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绪论
岁时民俗文献早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汉代以后,几乎每个朝代相继都有岁时民俗著作问世。因早期岁时民俗文献多记录节气、节令和农事,最初被归入子部农家类。自隋唐始,岁时民俗文献数量增多,一些官修类书专设岁时部。北宋仁宗时期,《崇文总目》中“史部”专列“岁时类”,此时,岁时已不仅仅是与农事有关的时间节点,它已经具备关乎国家礼制、体察民间风俗的“史”的特征。长期以来,岁时民俗文献受到民俗学、社会学及文化人类学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书试图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探讨宋代岁时民俗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