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重申商鞅变法强秦说
相对于东方诸侯国而言,秦国建立较晚,长期不能在诸侯争霸的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即便在相对强大且有所作为的秦穆公时代,秦国也难以东向发展,只能称霸西戎。在春秋中晚期诸侯争霸的舞台上,秦国甚至销声匿迹,在文化方面也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就这样一个诸侯国,在战国中期一跃而成为七雄之首,并不断蚕食和侵吞关东诸侯国土地,乃至于一统天下。在此过程中,秦国必然经历一个由弱变强的转折点。自从战国末期开始,人们总是将其归诸商鞅变法,尽管人们对所谓“弃礼义,尚诈力,任刑罚”的治国之道有所非议。[1]当然,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历史上,也并非没有士大夫提出不同看法。前些年何炳棣撰文质疑此说,认为秦献公在墨者的帮助下变法图强,为秦孝公、商鞅奠定良好的基础。[2]诸如此类说法问世以后“曲高和寡”,然而,它对于本书而言关系不可谓不重大。如果秦国没有经历商鞅变法就已经实现转弱为强,则在治国方略方面实现向秦法之治转变的商鞅变法对于秦国崛起以及一统天下的重要性就不应该被过于夸大。因此,本章试图在实事求是地辨析何炳棣之说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商鞅变法何以导致秦国迅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