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陌路相逢
易水渡口的寒风卷着细沙,打得人睁不开眼。刘备蹲在岸边帮老者埋葬孙女,刘德然却在一旁焦躁地踱步:“玄德,再不走官军就要封河了!“他指着远处扬起的烟尘,铁甲寒光在朝阳下若隐若现。
刘备将最后一抔黄土覆上坟头,野花重新别在小坟堆前。自楼桑村一别,他和刘德然带着残部逃了三日三夜,此刻渡口挤满了想要渡河的流民,渡船却被官军征用。“德然,你带着乡亲们先去幽州。“刘备起身拍掉衣襟上的泥土,“我要往南去。“
“胡闹!“刘德然抓住他的胳膊,“南边全是黄巾军!你一个织席的,能做什么?“
“我不知道能做什么。“刘备望着翻滚的河水,想起破庙里老妪绝望的眼神,想起背着中箭妇人逃亡时沾在衣襟上的血,“但总不能看着百姓这样活在水火里。“他从怀中掏出仅剩的半块面饼,掰下一半塞进刘德然手里,“你带着干粮快走,等世道太平了,我们再回楼桑村。“
刘德然攥着面饼,望着这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兄长。刘备身上的粗布衣早已褴褛,腰间别着半截烧焦的木棍,可那双眼睛里的光,竟让他想起多年前在洛阳太学,刘备听先生讲《公羊传》时的模样。
渡口的骚乱打断了两人的对话。一队官军正在驱赶流民,皮鞭抽打在百姓身上的闷响混着哭嚎。刘备转身混入人群,在混乱中摸到一截断桨。当一名士卒挥刀砍向抱着孩子的妇人时,断桨横空拦住刀锋,震得他虎口发麻。
“找死!“士卒调转矛头,刀刃直取刘备咽喉。千钧一发之际,一道黑影闪过,一根竹杖精准点中士卒手腕。刀“当啷“落地,众人回头,只见个青衫长须的中年人拄杖而立,腰间悬着的青铜剑穗已褪色发白。
混乱中,刘备被人拽着躲进巷子里。救他的中年人自称郑玄弟子孙乾,本欲往洛阳进谏,却见沿途尸横遍野,方才决定转道陈留。“刘壮士以断桨挡刀,倒是让我想起当年专诛刺吴王的气魄。“孙乾抚须而笑,眼中却藏着忧虑,“只是这乱世,单凭勇气可不够。“
两人结伴南行。官道旁的麦田荒芜,处处可见白骨。第三日黄昏,他们在破驿站遇见个推着独轮车的商贩。那人车上堆满箭矢,腰间却挂着本残破的《孙子兵法》。见刘备盯着兵书出神,商贩咧嘴一笑,露出缺了半颗的门牙:“这世道,卖箭的比读书的活得明白。“
商贩名叫简雍,涿郡人士,早年做过书吏,因不满官场腐败改行当起商人。当他得知刘备是汉室宗亲,突然收起笑容:“我曾听人说,南阳有童谣唱'刘氏复起,李氏为辅',莫非......“他话未说完,远处突然传来马蹄声。
三个黄巾骑兵飞驰而来,为首者腰间挂着楼桑村的竹编钱袋。刘备血气上涌,抄起路边石块就要冲上去,却被简雍死死拉住。“他们人多,且有战马。“简雍压低声音,从车上抽出三支箭,“看我引开他们。“
箭破空而出,一支射中马眼。受惊的战马人立而起,将骑手甩落。另外两人见状挥刀扑来,简雍却已推着车拐进岔道。刘备和孙乾趁机从侧面包抄,孙乾的竹杖缠住一人手腕,刘备抄起地上的长枪,枪尖直逼对方咽喉。
“饶命!“黄巾兵跪地求饶,“我本是广阳农夫,被逼着......“他话音未落,身后传来破空声。刘备本能地侧身,一支箭矢擦着耳畔飞过,钉入身后的槐树。远处高坡上,又一队黄巾骑兵出现,人数足有二十。
“往林子里跑!“孙乾大喊。三人转身狂奔,简雍的独轮车被树根绊倒,箭矢散落一地。刘备折返帮他推车,却听见身后弓弦声响。千钧一发之际,简雍突然拽着他滚进土沟,利箭擦着鼻尖飞过。
当他们终于摆脱追兵,天色已黑。三人躲在山洞里,简雍清点散落的箭矢,孙乾用枯枝生火。火光映照下,刘备看着这两个萍水相逢的人——一个书生意气,一个市侩精明,却都在生死关头选择并肩作战。
“我想去陈留。“刘备望着跳动的火苗,“听说曹操在那里招兵买马。“
简雍往火里添了根柴:“曹操?那可是个枭雄。你去投奔他,能有几分把握?“
“不知道。“刘备坦诚道,“但总要有人站出来。就像当年高祖斩白蛇,光武帝起南阳......“他握紧拳头,掌心的旧伤隐隐作痛,“哪怕粉身碎骨,也要试一试。“
孙乾从怀中掏出一卷帛书,正是郑玄批注的《尚书》:“当年夫子周游列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如今玄德既有此志,孙某愿效犬马之劳。“
简雍将最后几支箭插进腰间:“我这车箭,本是要卖给官军的。现在......“他狡黠一笑,“不如卖给刘将军?“
山风呼啸,洞外传来夜枭的啼叫。三只手在火光中交叠,映在洞壁上的影子,仿佛化作千军万马。刘备想起梦里与关羽、张飞结拜的桃园,此刻眼前这两人,又何尝不是命运送来的知己?
当第一缕晨光穿透云层,三人踏上前往陈留的路。简雍推着重新装满箭矢的独轮车,孙乾边走边吟诵《诗经》,刘备则默默着远方。他知道,真正的乱世才刚刚开始,但只要还有志同道合者同行,这漫漫长路,便不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