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章
九月初,全球金融市场风平浪静,但叶启明却加快了资产调整的步伐。每天晚上,他都会花几个小时远程指导千禧集团的投资团队,调整全球资产配置。
叶启明在视频会议中指示,“增加黄金比例到25%,石油期货到15%,现金或等价物保持在40%,同时,加快香港和一线城市房地产项目的谈判进度。”
阿斌有些担忧:“这么高比例的防御性资产,收益率会大幅下降。投资人那边...”
叶启明打断道,“我们自己是最大的投资人,安全第一。接下来可能会有重大事件影响全球市场,我们必须做好准备。”
阿豪、阿斌、阿强和阿杰四人对视一眼,都从叶启明坚定的语气中感受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他们早已习惯了叶启明的先见之明,虽然不知道具体会发生什么,但都坚定地执行着他的指令。
周末,林梦洁按照惯例来到叶启明的别墅工作。她注意到叶启明格外专注于美国政治新闻和中东局势。
林梦洁观察道,“你似乎很关注美国的反恐政策,是因为这会影响原油价格吗?”
叶启明看了她一眼:“不仅如此。布什政府对中东的强硬态度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影响将远超能源市场。”
林梦洁若有所思:“你预计会发生什么?”
叶启明轻声说,“最好的情况是我错了,但如果我是对的,九月中旬会有重大事件发生,全球市场将陷入恐慌。”
林梦洁惊讶于叶启明的肯定语气:“你是基于什么做出这个判断的?数据模型还是...?”
叶启明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你相信历史会重演吗?”
林梦洁不太确定他的意思,但还是点了点头:“某种程度上,是的。人类似乎总是重复犯同样的错误。”
叶启明说,“那就对了,我只是观察到了一些模式,然后做出合理推断。”
9月11日,星期二,清晨。
叶启明比平时早起了一小时,登录了公司的加密通讯系统,向阿豪发出简短指令:“今天所有核心团队成员待命,不要离开办公室。按照预案执行。”
上午的微积分课上,叶启明心不在焉,频繁查看手表。同桌的赵雨菲注意到他的异常,好奇地问:“你怎么了?约会迟到了吗?”
叶启明勉强笑了笑,“没什么,只是公司有些事情要处理。”
课间休息时,叶启明独自走到教学楼外,拨通了阿豪的电话:“准备好了吗?”
阿豪回答,“一切就绪,但老实说,我们都不明白为什么今天需要特别安排。”
叶启明说,“很快你就会知道了,就按计划执行。”
下午1点46分(美国东部时间上午8点46分),叶启明正在金融理论课上。他的手机突然震动,是一条简短的消息:“开始了。”
叶启明立刻向教授请假,快步走出教室。走廊上,几个学生围在电视机前,神情震惊地看着屏幕:一架客机撞击了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北塔。
“天啊,这是意外吗?”一位同学惊恐地问。
几分钟后,当第二架飞机撞击南塔的画面出现时,所有人都意识到这不是意外,而是精心策划的恐怖袭击。
叶启明迅速骑车回到别墅,打开工作室的所有显示器,实时监控全球金融市场的动态。他连续拨打了几个电话,向公司核心团队发出了一系列指令。
“石油期货部分平仓,黄金继续持有。准备资金,美股停盘后重开时会有大幅下跌,那是买入机会。”
晚上,林梦洁匆匆赶到叶启明的别墅,神情凝重:“你预测到了这个?这就是你最近增持黄金和石油的原因?”
叶启明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说:“市场总是波动的,我们只是做了风险管理。”
林梦洁直视着他的眼睛,“不,这不仅仅是风险管理,你似乎确切地知道会发生什么。这太不可思议了。”
叶启明避开她的目光:“有时候,分析和判断会比看起来更准确。重要的是接下来怎么做,而不是为什么知道。”
林梦洁欲言又止,最终还是点了点头:“那接下来的计划是什么?”
叶启明分析道,“美国会发动反恐战争,中东地区将长期动荡,短期内,避险资产会上涨,股市会下跌;中期来看,战争会刺激军工和能源产业;长期而言,这将加速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引发新一轮资产价格上涨。”
林梦洁认真记录着这些预测,同时心中的疑问越来越多:叶启明到底是如何做出如此精准的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