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民国报纸与作家佚文考释
更新时间:2025-04-27 18:11:06
最新章节:那个爱生活的人走了——追忆吴福辉师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是作者现代文学史料研究的系列成果之一。本书聚焦于对现代作家佚文的挖掘、校勘与阐释,涉及的对象有鲁迅、冰心、冯至、姚雪垠、王西彦、叶公超、高长虹、周佛吸等。作者秉持“报纸是现代作家的‘起居注’”“民国报纸、副刊是现代文学重要的史料库”的观念,运用朴学研究方法,通过对民国报纸的“田野调查”,搜集和整理现代作家的诸多佚文,以期为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作出贡献。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3-10-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民国报纸与作家佚文考释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那个爱生活的人走了——追忆吴福辉师
- 吴福辉书简两通释读
- 吴福辉:文学史家的史料功夫
- 附录 20世纪30年代报刊与复杂多元的文学态势
- 邓肯在俄国
- “长虹周”第7期“邓肯文件专号”(1930年2月17日第4版)
- “长虹周”第6期(1930年2月10日第4版)
- “长虹周”第5期(1930年2月3日第4版)
- “长虹周”第4期(1930年1月27日第4版)
- “长虹周”第3期(1930年1月20日第4版)
最新上架
- 会员
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
比较文学变异学自2005年提出以来,已得到哈佛大学DavidDammsch,芝加哥大学HaunSausy,法国索邦大学BernardFranco等著名学者的深度评介。本书全面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分两大部分进行创新阐述:第一、二、三章从学科外部分析变异学的学术背景、哲学基础和创新路径;第四、五、六章从学科内部分析变异学的理论内涵、外延边界和实践方法。主要创新有:第五章梳理出文学变异的四条规则,文学38.7万字 - 会员
英国文学“趣味”观念探源
“趣味”一词自滥觞以来便引起了广泛讨论。它不仅是西方思想史和文化史的重要概念,也频繁出现在美学、文学、伦理学、哲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批评,乃至心理学和现代神经学等众多领域。尤其在进入20世纪以后,伴随着加达默尔、布迪厄、伊格尔顿、阿甘本、桑塔格以及阿伦特等现当代思想家对该词的关注,有关“趣味”观念的讨论经久不衰,使该词逐步成为现代批评体系中的核心词汇。本书以观念史的研究方法,再现“趣味”观念在英文学19.8万字 - 会员
体验与文学:比较意义上的中西方文学观
本书赞同伽达默尔所说的,“体验”和审美之间存在着一种“亲合势(Affinit?t)”认为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都离不开“体验”。因为文学作品是作家通过“体验”的方式创作出来的,批评家也要用“体验”的方式来理解作品,只有对作品有了深切的感受并“体验”着作品中表达的情感,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从“体验”角度来理解文学就把握住了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实质。本书从“体验”的角度梳理中国和西方历史上的文学观念的演进文学23.2万字 - 会员
当代中国诗歌批评史(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史丛书)
当代中国诗歌70年的历史进程,如果以价值建构和史实面貌特征为标准,应划分为“社会主义时期”(1949—1976)、“社会主义调整期”(1977—1991)和“后社会主义时期”(1992—2019)三个阶段。它们有前后传承的历史关联,也表现出文学自身的独特性。传统的诗歌批评史通常采用“以史带论”的史学观和分析模式,这种模式当然有历史感和说服力,但也容易抑制小说批评史的独特性,尤其容易忽视批评的主体性文学23.6万字 - 会员
后现代语境下的现实主义:沙特作家阿卜杜胡·哈勒小说研究
阿卜杜胡·哈勒是沙特当代著名的小说家。本书基于叙事学、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等文学理论对阿卜杜胡·哈勒的小说进行文本分析,通过探讨哈勒小说的叙事主题、叙事手法、历史认知和人文主义思想等问题,揭示哈勒的文学审美,以及对历史和现实问题的考量,发掘以阿卜杜胡·哈勒为代表的一批具有世俗化倾向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全面关注沙特社会的深层问题。文学13万字 - 会员
新时期以来小说暴力叙事研究
暴力素未以负面形象出现于公众或读者视野中,但是,这一局面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的小说创作中得到改观。本书以时间为经,以社会历史及文化心理为维、以小说创作为切入点、以典型小说暴力叙事文本及作家作为解读的基本对象,告诉读者“暴力”如何担转自己过去的固有形象,化丑为美或富美于丑。暴力不只是事件,还是一种方法、一种观念、一种价值。从过去小说创作中的配角、反面形象的“标配”到如今文本表现的主体,中性乃至被文学24.3万字 - 会员
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创作论(第一辑)
《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创作论·第一辑》选取了平襟亚、张资平、蒋光慈、沙汀、叶灵凤、张天翼、姚雪垠、罗洪、周楞伽、李辉英、王西彦、程造之、碧野、谷斯范、田涛、无名氏等多位中国现代作家的长篇创作进行论述阐释。作为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补充,本书意在以新历史主义为指导思想,以文学文本为原点,以史料为根基,关注长篇小说的时代经验、审美经验、文体追求,呈现出发展动态、微观全面的研究追求。不仅能完善已有的主流作家文学17.6万字 - 会员
百年汉诗史案研究
《百年汉诗史案研究》精心撷取百年汉诗历史中的陆志韦、矛盾、闻一多、何其芳、林昭、姜耕玉、李新宇、杨克、李笠、陈克华、海子、潘维、格式、非亚、雷平阳、李少君、谭武昌、安琪、徐俊国、张晓楠20个重要个案,运用文献细读与发生学方法进行了研究。这些史案既有新诗草创时期的建设者和外国诗歌的汉译者,又有传统诗学范式与传统文化的承续与开拓者;既有语言本体的探索者,又有救国情怀与理想信念的献祭者;既有本土生存空间文学24.1万字 - 会员
20世纪美国文学的城市化主题研究
本书主要涉及美国作家托妮·莫里森、薇拉·凯瑟、卡森·麦卡勒斯,她们分属诺贝尔文学奖、普利策文学奖得主以及特色鲜明的经典作家,分别以描写城市化背景下的美国北部、西部和南方而著称。以她们的作品作为研究内容,人们好似观看一幅全景图,能够全面而系统地洞察美国城市化中的人生百态和社会变迁。具体内容包括四部分:(1)托妮·莫里森笔下的美国北方城市;(2)薇拉·凯瑟眼中的美国西部大开发;(3)卡森·麦卡勒斯和美文学20.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