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管理案例集:国际化视野与本土化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公费留美“务农”

2008年4月,石嫣远赴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一家农场“务农”6个月、学习美国“社区支持农业”(CSA)的经验,这也让她成为国内第一位公费“留美务农”的学生。说是公费留学,但石嫣并没有踏进美国大学的校门,而是进了明尼苏达州的地升农场“地升农场”(Earthrise Farm)是由两个修女姐妹Annette和Kay建立的,由一对夫妻经营、三个实习生帮工的小农场。,专门研究社区支持农业的经营模式,由此开始为期6个月的“洋插队”农耕生活。抛弃了过去有些矫情甚至有些小资的生活方式,让自己的双手沾满泥土的石嫣,第一次见识到农作物居然不用农药、除草剂等化学品,出产的农产品直接供应给周边小镇的居民,而小镇居民要在每年种植季节初期,就预付给农场一年的费用,双方共同承担种植过程中的风险。这种欧美流行的CSA模式让石嫣充满了兴趣。

经营农场的尼克夫妇,一个本科毕业,一个硕士毕业,他们对工作的认真负责打动了石嫣。有一次,尼克发现由于预设温度过低,冷藏室里等待配送的蔬菜被冻得变了色,他立即挨家挨户地打电话道歉,并把蔬菜换成新鲜的重新装箱。石嫣有些不解,“这又不是什么大事,何必大动干戈?”“在CSA农场中,诚信是最高原则,农场只有取得消费者的信任,才可能持续。”尼克的解释让石嫣有些愧疚。“触动我的还有尼克夫妇的生活方式,透露着自信和快乐。他们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做的,晚上回家后,两个人自娱自乐,一个弹吉他,一个唱。他们的收入不低却很节俭,每次有信用卡消费单寄来时,他们会把信封撕开当写字的纸用。”

三四个月之后的一个周末,尼克夫妇开车带着石嫣去周围的城镇散心。石嫣发现自己不再习惯城里人和人面对面走过也不打招呼的状态,尽管这也是自己过去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在农场,不管来了什么人都是觉得特别亲热的。”在城市里的迷失感,让石嫣认为自己的性格“或许还是适合待在土地上”。

半年的另类“洋插队”经历彻底改变了石嫣的人生。在美国的第五个月,她决定要做一个新农夫,并有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建立中国第一个社区支持农业农场,把健康菜从地头直接送到社区居民家中。

而在中国,规模是一个情结。“这确实是价值观和思路的不同,他们并不追求规模。我们模仿的是美国大农场的模式,你有50亩土地,未来应该有5万亩,一个人来操控,这种模式其实不适合东亚国家。”石嫣说。在给石嫣的著作《我在美国当农民》所写的序中,导师温铁军认为,“越是规模化的大型现代种植业、畜牧业,造成的污染越严重。”近年来,蔬菜瓜果出现问题,与规模化有着必然的联系。

考察了很多国家,看了诸多食品流通生产模式,石嫣认为:“我们的弱不在于生产不出好的东西,而在于农民没有组织。”她觉得,农民只是“被大资本决定的食品系统链条中的一个环节,而这个链条的最终产品与生产者的距离将越来越远”。她举例说,在日本、韩国等国家,个体生产者的土地面积都很小,组织力量却非常大。“比如,一个合作社可以管理100多个拥有40多亩土地的农户。”

资本和劳动力之间的排斥也是石嫣的关注点。“比如我有5万亩地,用拖拉机替代几十个农民,未来生活在这里的农民只能进城,或者在城乡接合部找工作,最终结果甚至还不如现在农民的生活。”在石嫣看来,未来中国农业的方向,不是让农民出去,而是把他们有效地组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