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南开大学883社会保障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南开大学
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883 科目名称:社会保障学 满分:150分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40分)
1.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2.总额预付制
3.现收现付制
4.残疾人
5.企业年金
6.社会福利企业
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8.实物配租
二、简要回答(每题10分,共60分)
1.当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基本情况。
2.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方式中征税方式和收费方式各自的优缺点。
3.当前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4.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制定方式。
5.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资金来源及支付方式。
6.19世纪80年代德国颁布了哪些社会保险法令,其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有何意义?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分析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和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警示。
2.简述当前我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退休年龄的规定,并分析我国推迟退休年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参考答案:
南开大学
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883 科目名称:社会保障学 满分:150分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40分)
1.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答: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一般是指在国家行政强制力和信用保证的基础上,采取“个人预缴专款储蓄”的养老保险形式。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职工退休后,个人账户中的资金积累作为“个人账户养老金”,每月按照一定数额发放给退休人员。个人账户不得提前支取,记账利率不得低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征利息税。个人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
2.总额预付制
答:总额预付制又称总额预算制,是指由医疗保险机构根据与医院协商确定的年度预算总额进行支付。其特点是医院必须为前来就诊的所有被保险人提供合同规定的服务,但收入不能随服务量的增加而增加;如果全部服务的费用超出了年度总预算,医疗社会保险机构不再追加支付,亏损由医院自负。该支付方式的优点是保险机构能够较好地控制医疗费用,但必须合理确定医院的年度预算。
3.现收现付制
答:现收现付又称统筹分摊式,这种方式以“横向平衡”原则为依据,先作出近年内需支付的保险费用的测算,然后以支定收,将这笔费用按一定的提取比例分摊到参加保险的各个单位。这种方式体现了社会保险互助互济的调剂职能,可避免物价上涨后基金贬值的危险。但由于只以现实收支为基础,对被保险者的权利义务关系缺乏数量上的长期规划,因此,当保险费用逐年增加,提取比例不断上升之后,可能出现企业、国家负担过重的困境。
4.残疾人
答:残疾人是指身体、智力或者精神状况违反常规和偏离正常状态(即相对于当时相同年龄的正常健康状况而言),并非暂时的功能减退而使其参与社会的能力受到影响的人。
5.企业年金
答: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它是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重要支柱之一,与作为国家养老储备基金的全国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个人账户基金以及未来将要建立的区域养老金一起,共同构成我国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②具有相应的经济负担能力;③已建立集体协商机制。
6.社会福利企业
答:社会福利企业是指集中安置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的特殊性经济组织。其福利特征表现为安置残疾人的人数按政府规定占企业生产人员总数的一定比例,80年代中国为35%以上;国家对这类经济组织酌情减免产品税、营业税、增值税等,所减免的税金全部作为企业发展基金和集体福利基金;企业的利润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职工的集体福利设施和奖金;有条件地提取少部分用于社会福利事业。
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2003年,国务院又转发了卫生部、财政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有关目标原则、组织管理、筹资标准、资金管理、医疗服务管理等基本政策。自此,我国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其制度特征为:实行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以“补大”为主,与“补小”结合;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管理体制;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在国有商业银行设立专用账户。
8.实物配租
答:实物配租是廉租房制度的一种实施方式,即政府为低收入户和住房困难户直接提供低租金的普通住房。低租金住房的来源既包括新建住房,也包括收购旧的存量房。
二、简要回答(每题10分,共60分)
1.当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基本情况。
答:(1)国家的社会养老保险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开始进行探索试点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指出:“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和待业保险制度,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采取积极引导的方针,逐步建立不同形式的老年保障制度。”国务院1990年第111次总理办公会议和国务院发[1991]第33号文件确定农村的养老保险由民政部负责。
新型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从中国农村的实际出发,立足于现有国情。经过多年探索和充分论证,确定农村养老保险的基本做法是:采取政府组织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的办法,建立自助为主、互济为辅、储备积累的机制。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运作方式是: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管理机构,为农民设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保险费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给予适当的补贴,个人缴费和集体补贴全部记在个人名下;以县级为基本核算平衡单位,逐步分级负责保险基金的运营和保值增值;参加保险者达到规定的领取年龄时,根据其个人账户基金的积累总数确定领取标准,由社会保险机构定期计发养老金。这种养老保险制度有如下特点:
①以农民自我保障为基础,不增加国家的财政负担,制度具有更大的活力。
②实行完全个人账户的管理模式,资金的所有权关系明确,使农民懂得参加养老保险是为自己的将来做准备,避免思想顾虑。
③在缴费标准和时间上,根据个人的情况自由选择,适应了农民收入不稳定的特点,使制度具有灵活性。
④实行务工、务农、经商等各类人员养老保险一体化,实行统一制度,统一保险编号,统一管理,有利于农业劳动者在不同劳动岗位之间进行自由流动。
(2)农村计划生育养老保险
计划生育养老保险是由计划生育部门组织,一般是采取向保险公司投保或通过银行开办保险业务,其保险对象是实行了计划生育的家庭。我国农村各级组织为了进一步解除农民计划生育户的后顾之忧,1985年开始在辽宁省、福建省的部分地区率先创办了计划生育养老保险。目前,全国各省区的农村都开展了一些计划生育养老保险。据不完全统计,到1996年底,全国累计投保人数已超过4500万人份,投保金额在40亿元左右。农村计划生育养老保险的实施有以下形式:
①是与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合作,由该公司主管,委托各地计划生育协会代办;
②是由地方政府决定或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条例,成立计划生育养老基金会,将所筹集的资金存入银行,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以备日后保证养老金的支付;
③是开展合作养老保险的“绿色养老保险”,即由集体和群众个人集资,由计划生育部门和计划生育协会统一组织和协调,开展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的种植业、养殖业等能使资金增值的产业,将增值部分作为计划生育群众的养老保险之用。
(3)农村集体退休金制度
①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达的地区,也仿照城镇企业单位的退休制度,给具备条件的老年人发放退休金。
②由集体经济实行的对老年农民保障的一种地方性的制度,多是在集体经济发达的地区,其标准根据当地的经济条件而定。在具体规定上,领取退休金的年龄一般为60岁,或者男65岁,女60岁;资金来源一般由集体包下来,或由集体“出大头”,个人和国家(通过税前列支)“出小头”。建立农村集体退休金制度有如下重大意义:
①从家庭规模和结构看,随着计划生育政策推行,家庭小型化趋势不可避免,家庭人口老龄化和对老年人抚养系数也将呈急剧上升趋势,必将使家庭养老不堪重负。建立农村养老制度,才能有效地防止未来农村家庭养老的危机。
②建立起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将会有利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积累大量储备基金,有利于农村经济持续、协调、稳定发展。
以上不同形式的社会化养老方式,对于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老年人晚年生活保障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对我国农村老年社会制度的建立与健全提供了示范和发展的模式。
2.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方式中征税方式和收费方式各自的优缺点。
答:社会保障基金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为实施社会保障制度而建立起来、专款专用的资金。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方式在大多数国家是采取政府、企业与个人三方分担或企业与个人两方分担的方式。少数国家采取由国家统包或企业统包或劳动者个人统缴的方式。所以,基金来源除国家拨款外,主要来自企业缴纳和劳动者个人缴纳。征缴的方式如下:
(1)征税方式
①概念
征税方式即征收社会保障税。社会保障税,亦称工薪税,它是为筹集社会保障基金而向雇主和雇员依据工资总额和个人收入征收的一种税。美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税收手段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的国家。到目前为止,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160多个国家中,有80多个国家开征了社会保障税。通过征税方式筹集的社会保障基金是政府财政收入和政府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收支由政府统一管理。
②优点
征税方式具有强制性强、负担公平、保险项目简单明了、缴税和支付有章可循、管理简便等优点。
③不足之处
税收形成财政资金后只能通过年度预算来安排,且通常以年度收支平衡为基本目标,从而事实上无法积累社会保障基金,进而无法抗拒周期性的社会保障风险,如一旦遇到经济危机导致大批工人失业,或者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均可能因缺乏社会保障基金积累而对国家财政造成巨大冲击,进而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此外,征税方式通常只与现收现付型社会保障制度相适应,而不能适应完全积累型社会保障制度的要求。
(2)缴费方式
①概念
缴费方式是指由政府职能部门依据有关法律规范,强制向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征收,并用于特定社会保障项目的基金筹集方式。社会保障基金的缴费方式包括统筹缴费和强制储蓄。统筹缴费是由雇主和雇员缴费,由政府指定的专门机构负责营运和管理。
②优点
统筹缴费筹集的资金由政府统筹支付,独立于财政预算系统之外,实行专款专用,支付不足部分由政府补助。强制储蓄也是由雇主和雇员缴费,但不进行统筹管理,比较灵活,所筹资金存人个人账户。
③不足之处
政府对社会保障基金的支配权极其有限,这种筹集方式对应的是基金积累制的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模式。基本上是和征税方式相互补充的。
3.当前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失业保险制度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由社会集中建立失业保险基金,对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失去工资收入的劳动者提供一定时期的物质帮助及再就业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它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的重要项目之一。失业保险制度必须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改革完善,才会富有生命力,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面对变化的劳动市场,我国失业保险制度本身的规定和制度的执行方面都存在问题,亟待解决。主要有以下两点:
(1)失业保险成本迅速上升
由于失业率上升、失业持续时间延长、失业保险覆盖面扩大、失业津贴水平提高和享受失业待遇的资格约束宽松等原因,各国的失业保险成本都呈上升趋势,其中西欧各国尤为突出。失业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给国家财政以沉重压力。
(2)失业津贴标准过高,导致失业者消极对待再就业
任何政策都有某种程度的负面效应,即“失业陷阱”。失业保险制度本身也内含抑制再就业的负面基因,适度的失业待遇标准可以最大限度降低负面效应,随着失业津贴标准的提高,制度的负面效应越来越明显。过高的失业津贴促使失业者拒绝低工资工作、艰苦劳动条件工作,延长了失业时间,等待性失业因此产生。等待性失业是劳动者期望得到更好的工作而选择的一种策略,取决于等待收益(预期工资增加量、失业津贴等)和等待成本(工资收入损失)之间的权衡。如果等待收益大于等待成本,失业者会宁愿处于失业状态、继续求职。失业津贴是等待收益的一项,若其他条件不变,失业津贴标准越高,等待收益越高,人们选择失业作为策略的概率越大。所以,西方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失业保险制度在保护失业者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创造着失业。
4.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制定方式。
答:最低生活保障是指国家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政府公告的最低生活标准的人口给予一定现金资助,以保证该家庭成员基本生活所需的社会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能否发挥应有的功能,关键在于能否科学地制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又称最低生活保障线,是指在社会发展的某一时期,由政府制定的,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保障居民生存的最低限度的基本生活标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通过精确的统计和计算确定的。其制定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生活需求法
这种方法又称“市场菜篮法”,即根据当地维持最低生活所需的物品和服务列出一张清单,然后根据市场价格计算出拥有这些物品和服务需要多少现金,由此确定的现金金额即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由谁来确定菜篮里的内容。一种较好的办法是由群众和专家共同做出决定。
(2)国际贫困标准法
这是一种收入比例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中收入或平均收入的50%~60%作为这个国家或地区的贫困线,即最低生活保障线。这种方法需要对该国或该地区的收入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同时,50%~60%的比例是否放之四海而皆准,也值得怀疑。
(3)生活形态法
它首先从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行为等“生活形态”入手,提出一系列有关贫困家庭生活形态的问题,然后选出若干剥夺指标,即在某种生活形态中舍弃某种方式、行为,再根据这些剥夺指标及被调查者的实际生活状况,确定哪些人属于贫困者,再分析他们被剥夺的需求及消费和收入,由此得出贫困线,即最低生活保障线。这种方法从理论上讲过于抽象,在实际操作中过于复杂,不易为非专业人员所了解和掌握。
(4)恩格尔系数法
这种方法始自“恩格尔定律”。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经过大量统计调查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用于饮食支出的比例,大体可测定该家庭的生活水平。如果饮食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例很高,意味着家庭生活水平很低,收入只能维持最低生活;反之,如果饮食支出比例很低,则意味着家庭用于满足其他生活需求的收入很多,生活肯定属于上乘、富足。通常把上述规律称为“恩格尔定律”。
综观保障标准的以上几种确定方法,贯穿着一个原则,即都是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当地实际生活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当地政府的财力状况及需要救助对象的范围和规模而定。可见,在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时,地域性是必须予以重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5.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资金来源及支付方式。
答:(1)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资金来源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是通过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参保人员患病就诊发生医疗费用后,与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给与一定的经济补偿,以避免或减轻劳动者因患病、治疗等所承受的经济风险.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资金来源有被保险人个人缴纳的保险费、被保险人所在单位(雇主)缴纳的保险费、政府资助以及其他方面的收入等。其中个人和雇主单位缴纳的保险费是医疗社会保险资金的主要来源。
(2)医疗保险的支付方式
①第三方支付(医疗保险机构向医疗机构支付费用)
a.按服务项目付费(后付制)
医疗保险机构根据医疗机构或医生定期向保险机构上报的医疗服务记录,按每一个服务项目(如诊断、治疗、化验、药品、麻醉、护理等)向服务提供者支付费用。
b.按人头定额付费
由医疗社会保险机构根据医院或医生服务的被保险者人数,定期向医院或医生支付一笔固定的费用。在此期间,医方要负责提供合同规定的一切医疗服务,不再另行收费。按人头定额预付制是一定时期一定人数的医疗费用包干制。
c.总额预算
由医疗社会保险机构根据与医院协商确定的年度预算总额进行支付。
d.定额付费
即按照预先确定的住院日费用标准支付住院病人每天的费用,按预定的每次费用标准支付门诊病人的费用。
e.按病种付费(DRGs)
即根据国际疾病分类法,将住院病人疾病分为若干组,每组又根据疾病的轻重程度及有无合并症、并发症分为9级,对每一组、不同级别分别制定价格,按这种价格对该组某级疾病治疗的全过程进行一一次性支付。
f.工资制
即由社会保险机构根据医生或其他卫生人员提供的服务向他们发工资。这是医疗保险常见的一种支付医生费用的形式。
g.“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标准”(RBRVS)支付制
通过比较各专科医生服务中投人的各类资源要素成本的高低,来计算每项服务的相对价值,以此作为确定各项服务费用的依据。
②需方支付方式(被保险人向医疗机构支付费用)
这种方式又称医疗社会保险费用分担,是社会保险机构为了防止被保险人在免费医疗的情况下出现“道德风险”,控制因过度需求造成的医疗费过快上涨,让被保险人在接受医疗服务的同时支付部分医疗费的做法。
a.定额自付(co-payment)
即被保险人每得到一次门诊或住院服务,都自付一定数量的医疗费用。
b.扣除保险(deductibles)
即被保险人在就医时先支付一笔定额的医疗费用,其余医疗费用全部或部分由社会保险机构支付。先自付的医疗费用水平称起付线或起保线。实行这种办法一则可以节省处理大量的小额支付手续,减少管理成本,二则可以提高基金支付的“门槛”,有利于控制参保人可能出现的浪费行为
c.共付保险(co-insurance)
要求参保人在第三方为其支付医疗费用的同时,本人也要支付一定比例的费用。
d.限额保险(limits and maximums)
保险机构设立最高支付限额,超出这一限额的医疗费用即由病人自己负担。最高支付限额也即医疗社会保险基金支付的“封顶线”。
(3)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支付方式
目前,我国城镇职工医疗社会保险制度,正处在从传统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向以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为特征的新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过渡的阶段。我国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一个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核心的,以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公务员医疗补助制度以及城市医疗救济制度等为补充的多层次、综合性医疗保障体系。
6.19世纪80年代德国颁布了哪些社会保险法令,其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有何意义?
答:(1)19世纪80年代德国颁布的社会保险法令
1883年《职工疾病社会保险法》、1884年《工伤社会保险法》、1889年《老年和残障社会保险法》三部法律。
(2)19世纪80年代德国颁布的一系列社会保险法令对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意义
①德国颁布的一系列社会保险法令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最完整的社会保险体系的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由此产生。社会保险制度首先产生于德国这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标志。
②德国一系列社会保险法令的颁布对世界其他各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其他各国执政者将建立新的安全机制与保障机制提到重要位置来考虑,从而促使能够适应工业社会需要的各种社会保险制度成为新的政策选择。
③德国社会保险法的一些规定与模式为其他国家所借鉴,影响深远。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分析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和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謦示。
答:(1)国际金融危机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
①在社保覆盖面狭小的国家发起扩大覆盖面的改革新政。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很多国家开始在社会保障领域发起了扩大社保覆盖面的改革。例如,此次金融危机促使刚刚上台的奥巴马进行全面医改,他承诺建立起一个全民医保制度。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韩国建立起“老年长期照顾保险项目”。
②加大救助力度,以“制度外”措施的形式予以紧急救助。为弥补“常规”社保制度之不足,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许多国家制定了庞大的救市计划,其中包括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在众多国家中,美国实施的刺激计划高达7870亿美元,为世界之最。
③出现社保制度“国有化回归”的潜流。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私有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如智利、新加坡等)社会保险基金由于私人经营,损失程度较大。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曾于1994年完成私有化改革的阿根廷在2008年11月突然宣布对其进行“国有化再改革”,一夜之间私有化制度被收归国有。
(2)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警示
①扩大社保覆盖面
中国社保制度与发达国家不是在一个发展阶段上,面对的问题也相去甚远。如果说发达的福利国家面对的仍然是“减负”的话(减少财政负担),那么,中国的问题则是相对保障不足。目前来看,此次金融危机提出的一个最为急迫的挑战是覆盖面需要尽快扩大。在我国社保五个险种中,其覆盖面都十分狭小,除医疗外,总体看覆盖面大约为30%左右,就是说,大约一多半经济活动人口没有覆盖进来。社保制度是强制性的制度,实现应保尽保的制度目标不仅是社保制度本身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公正和正义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消除居民消费顾虑的一个重要制度保证。一方面拉动内需,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社会公平。
②加快“缴费型”社保制度建设
社保制度可以分为“缴费型”制度和“非缴费”型制度,前者指保险制度,后者是指保障制度。完善“缴费型”社保制度建设主要是指保险制度。保险制度建设不是一句空话。比如,覆盖面狭小首先是因为社保制度设计存在一些重大问题,难以覆盖到其他社会群体,城镇灵活就业人口参保率很低,重要原因是制度设计存在问题,而不是因为他们不需要社保制度。农民工参保难,也不是因为他们不需要社保。再比如,养老保险待遇水平近年来替代率逐年下降,不利于退休人员保持相应的消费能力,中央政府不得不人为地予以干预,连续五年上调养老金,这说明,社保制度设计自身存在指数化调整的机制缺陷。应将此次金融危机作为一个改革机遇,否则,人为地干预保险制度的给付水平,长期看不利于制度建设,社保制度具有“蜕化”之嫌。
③普遍降低社保缴费水平
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新加坡各项缴费型制度的费率降低了10个百分点。中国社保五险费率普遍过高,甚至高于北欧福利国家;为减少企业负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三部委联合颁发了“五缓四减”的紧急措施(即五个险种缴费可以延迟,其中除养老以外其他四个险种缴费标准可降低),旨在提高社保制度应对金融危机的弹性。一方面待遇水平不断下降,一方面缴费水平却居高不下,这显然说明制度设计存在严重缺陷。费率过高会制约参保人当前消费水平,费率过低又难以达到合意的保障水平,容易导致预期较差,也不利于当期消费。所以,调整费率已成为此次金融危机提出的一个最为直接的重要课题。据网上报道,浙江等省份已降低养老保险费率。目前五险资金滚存结余已高达1.37万亿元,但投资体制极不合理,收益率仅为2%,而去年的CPI就高达5.9%,形成了严重的“倒挂”现象,成为负利率。在这种情况,相应降低费率是一个合理的政策选择。
④重新考虑养老保险制度的积累性质问题
目前我们的社保资产积累近2万亿元(加上5600亿的“全国社保基金”),并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外汇储备和最高的储蓄率。这显然与转变增长方式所要求的扩大内需的目标极不相符,很不相匹配,且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新兴经济体里,两位数的社平工资增长率是其任何做实账户资产投资都难以跑赢的。
⑤尽快提高社保统筹层次
提高统筹层次的首要问题是要改革制度,使之适应目前的二元结构,以克服提高统筹层次之后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可以说,目前社保制度几乎所有问题都与统筹层次太低有关。
⑥整合制度碎片,建立统一社保制度
“非缴费型”制度资金来自地方财政,它与碎片化的“缴费型”制度合在一起,形成更加碎片化的发展趋势,既不利于保障制度建设,也不利于社会公正,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别将越来越大,不利于内需的拉动。
⑦尽快建立全民养老补贴制度
目前中国社保制度最急迫的一个任务就是建立一个针对老年群体养老补贴制度,即对65岁以上老年人实施定额式补贴,其标准可根据各地社平工资水平略有差异,其资金可由中央和地方两级财政予以组合。这个制度在国外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制度,对扩大内需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远比地方政府发放购物券和消费券更好,因为老年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效用都比较明显,有利于增长方式的转变。
2.简述当前我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退休年龄的规定,并分析我国推迟退休年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答:(1)当前我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退休年龄的规定
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从事井下、高温、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龄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
(2)我国推迟退休年龄的必要性
①我国面临严峻的老龄化危机
目前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有约1.69亿。预计2050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占三成,达31%,老龄化程度严重。
②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退休年龄高于我国退休年龄
在欧美国家普遍的退休年龄都为65岁,美国为67岁,日本为男65岁,女60岁。
(3)我国推迟退休年龄的可行性:
①人民预期寿命提高
随着生活水平的进步,人们的寿命不断提高,2010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4.83,比10年前提高了3.43岁。
②具有可借鉴的国际经验
美国政府用二十几年的时间将退休年龄从63岁延长到65岁,采用渐进的方式利于减少改革中的阻力。美国成功延迟退休年龄对于整个社会、养老体系的可持续性都具有重大意义。
③我国养老金存在巨大压力
由于经济发展、通货膨胀、人口结构等问题,我国养老基金的累积额难以维持将来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延迟退休年龄可以延长职工的缴费年限而减少养老金领取年限,对于我国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化解养老金的支付风险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