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预先“铺路”,让他自己来
在彻之升入初中以后,我开始重新审视他与周遭的关系。此前,我一直预先跟周边的人讲清情况,请求他们配合一下彻之。当时,我觉得做这个铺垫工作非常有必要,因为那时彻之只拘泥于物却无心于人,我想通过人们善意的干预,逐渐达到使其对人发生兴趣的目的。
据说,人内在的成长必经“看别人、模仿、记住”这个过程,“向人学习”这个环节不可或缺。无论是模仿别人的行为、表情,还是从人家那里学习知识,都需要与人处理好关系。如果不能与人建立关系,那么一切都无从谈起。为此,我必须要让彻之感觉到:“与人交往的乐趣,要远甚于你那迷恋的物品。”
如果彻之不喜欢人,不信赖人,那么什么都教不成。为了使他喜欢与人相处,我一直请求周围的人们以和颜悦色的应对来激发彻之对人的好感。在众人的协助下,彻之终于能亲近别人了,成长为一个乐于合群、个性丰富的孩子,以至被人称为“滑稽小彻”。
彻之自小不擅长通过语言来表达或接受意思(交流),以前只能以发脾气等情绪失控的方式来表达情感和意志。于是,我拜托人们体谅他的苦衷,尽量体会他的想法——“小彻正苦于不知如何表达,挺难受的”。另外,我还恳请人们用语言以外的方法干预彻之,比如,临之以亲切的表情与友善的态度。
多亏有大家理解、带温情的干预,彻之的情绪混乱才被控制在最小程度,发脾气和自伤的行为也明显减少,最终他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 小时或被原谅,大则未必
另一方面,这种做法亦有其局限性,容易给周围的人灌输“彻之是个特殊孩子”这个固定的印象,使大家轻易放低要求:“既然是小彻,那就算了”,从而在许多场合迁就他的不羁。为此,我觉得挺对不起街坊邻居、同班同学等人的。“特殊孩子”这个印象反而可能助长歧视和隔阂的倾向。更为可怕的是,在他长大以后仍然无止无休地给予宽容的话,最终我们将丧失理性的底线,即无法区分这到底是在“宽容他的特殊”,还是在“纵容他的任性”。
在游戏现场,彻之不会区分熟人与生人的现象,更加证实了我在这方面的担忧。由于我以前一直向周围的大人和小孩们解释彻之的情况,并恳请给予关照,因此在彻之靠近的时候,大家会马上接纳他。但问题在于,一直只知道“被接纳”的彻之在初来乍到的地方,对不熟悉的大人和小孩,仍然会一如往常,随便上前套近乎。
比如,看到很小的孩子在玩耍的时候,彻之会跑过去,牵起对方的手说:“咱们一起玩吧”,使小孩受到惊吓。另外,看到有幼儿在旁,他会不经允许就抚摸对方的脑袋:“好孩子,好孩子”,吓得幼儿边逃边哭。人家妈妈赶紧奔过来,瞪起眼睛,怒斥彻之,随后带孩子离开。这样下去,等彻之长大之时,难免会被误认为诱拐犯或色鬼吧。
【以前,虽受惊扰,家长们大多会原谅。但近年来,年轻妈妈们的容忍度越来越低,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毕竟现在世间各种事件层出不穷,家长们不得不提高警惕。】
看来,我要教他识别熟人与生人了,还有必要让他明白,有时他也会被陌生人拒绝。
在公园里,每当彻之靠近小孩子们的时候,他们就像网上受惊的小蜘蛛们一样四处逃散。久而久之,他终于领会:“自己作为初中生,跟这么小的孩子玩耍确实不太自然。”
【随着彻之的长大,小时还被容许,大了却行不通的事情越来越多。看在眼里,我的心情特别悲凉。但是,这就是现实。】
* 不再提前告知“他是有障碍的孩子”
12岁那年,彻之升入初中。时机来了。当时刚从佐贺迁回,当地很少有人了解彻之。我放弃迄今为止预先给他铺路、为他解释的做法,尝试由他自己去建立人际关系。
不事先告知“他是有障碍的孩子”的话,一旦彻之放学回家途中惹是生非,肯定会被毫不留情地痛骂一通。接着,他自然会失魂落魄、灰溜溜地跑回家。看到他那模样,我就可以猜测出“他惹事了,被人骂了”。于是,我忐忑不安地等人家上门问罪。每次发生这种情况,我都带着彻之过去道歉。在保留“罪证”的现场,指着破坏的痕迹,当场向他说明“这事错在哪里”,让他道歉后说“再也不干了”。惹祸,去道歉,说明彻之的障碍,赔偿损失——如此周而复始。
刚入初中不久,彻之放学回家路上将附近人家的水缸掀翻摔破了。水缸的主人追到我家,大声责备彻之之后,问我:“他为什么要做这种坏事?”我告之“因为彻之酷爱玩水”,并赔钱请他去另买个新的,建议他把水缸捆绑一下,免得下次又给碰翻了。回头对彻之强调:缸里的水不是用来玩的。
【在善后处理的过程中,我做到态度诚恳,特别注意不留“后遗症”,以免彻之因此而遭地域社会排挤。】
“对不起,我再也不干了”这句话成了彻之的口头禅。当然,这虽不能保证他不会再犯错误,但多多少少能缓解一下对方的愤怒。他发现这“护身符”还挺管用的,所以牢牢记住。
【刚说完“再也不干了”,转眼间又犯同样的错误,根本不长记性。真拿他没办法!】
根据对方的陈述,我了解彻之的行为过失,随后与对方一起商讨今后的对策。我请求对方今后不要大声斥责,而要具体地告诉彻之“什么事情不该做”。
彻之每惹一次是非,我就得去一趟说明情况——“他有障碍”,不出数月,整个社区的人们都彻底了解彻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彻之的知名度是与他惹事的次数成正比的。由此可知,他曾经惹出多少事来)。
当然,也有因彻之不会辩解而遭到误解和冤枉的时候。对他来说,自己去适应陌生的周边环境(不理解自己的周边环境)会有多么困难,由此产生的心理压力也一定不小。我要留心避免因其心理压力而导致的次生性问题,比如:变得厌恶与人交往。尽管如此,我仍继续实施既定方针——“我不再为之预先‘铺路’,让他自己去适应周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