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下的创新创业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第四次工业革命引领了以智能计算为特征的“智能时代”,这个时代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从“适者生存”的角度来看,创新创业不仅仅是国家战略,提升创新能力更不应该只是个口号,具备创新创业能力是在这个时代“优雅”生存的不二法则。目前,市场上关于创新创业、智能技术的书很多,但是从智能时代切入创业,介绍如何培养人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的书并不多,介绍如何用“专创融合”作为创新创业的项目引领来提升人们创新能力的书更加稀少。本书从与“智能时代”和“专创融合”相关的项目切入创新创业实践,希望通过对项目、技术等内容的解读给读者带来新的视角与思考。

本书主要内容

本书包括引言和9个章节的内容,下面分别对引言和每章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介绍。

•引言通过分析AlphaGo获胜所依靠的3个重要“法宝”,揭示了机器学习的核心本质,并从构造、驱动力等方面深入比较人脑和机器脑的区别,最终得出一个大胆的结论:人和机器的本质区别在于人可以创新。机器脑不可能取代人脑,机器不会取代人,更不会统治人,人类应对智能时代的关键方式之一就是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

•第1章提出了纲领性的模型——创新创业能力模型,并以该模型为引领,对创新创业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内容逐一分析,覆盖了从提出创新想法开始直到创立公司需要的所有能力素质,并对其中的核心能力——创新能力进行了重点讲解。

•第2章通过对创新能力进行分解,将创新能力总结为3个能力要素:培养创新思维方式、培养创新心智模式、储备和积淀学科或行业的知识。本章还针对创新心智与创新思维模式开发了6个独特的练习单元,这些练习有的基于心理学,有的基于思辨的批判性思维。读者通过这些练习会对创新有更深入的认识,并能够通过训练切实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第3章从创业者自身素质以及创业团队的角度来探讨创新创业需要的相关能力。另外,本章还着重讨论了团队在创业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组建团队并提高团队的战斗力。最后,本章从3个不同的角度对创业者提出了增强创业能力的建议,以增加创业成功的机会。

•第4章通过对“图灵测试”的讨论揭示了机器的“智慧”;通过对“渡河问题”的讨论阐释了如何建立问题解决模型。本章的重点是理解机器与人如何协同工作,帮助读者建立解决问题的“人机”整合系统。这一章通过分析有趣的机器智能案例,对人类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两次映射以及算法等重要概念进行了深入讨论。读者可以通过这些讨论对人机如何协同解决问题以及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建立清晰的概念框架。

•第5章在上一章的基础上对人工智能进行了更深一步的探讨,尤其是机器学习的本质。这一章讨论了3个有趣的话题:第一,机器到底能不能学习?第二,机器学习的本质是什么?第三,机器学习的局限是什么?本章通过对机器学习具体过程的剖析和对实际项目案例的分享解答了这些问题。

•第6章探讨了智能时代中人和智能机器的关系,并对人与智能机器的和谐之道——增强智能进行了探讨。这一章涉及一些有争议的话题,例如,人与智能机器的关系到底是竞争关系还是帮助关系?智能机器到底是人类的朋友还是敌人?这一章讨论了这些问题,并且通过分析增强智能给出了笔者的答案。

•第7章通过零距离贴近创业“实战”,指导读者一步步找到适合自己的创新项目并推进下去。这一章通过“项目驱动”的方式着重对读者的“项目能力”以及“团队能力”进行了训练,并且利用3个画布来引导项目的深入。

•第8章是笔者与一些创业伙伴关于投资与创业的心得体会和讨论,对话中总结了初创者常见的一些问题,以帮助新手创业者们尽可能绕过“陷阱”。笔者就人工智能技术、创新能力、创业者素质、医疗领域创业、军工安全领域创业等前沿问题与他们进行了开诚布公的讨论,他们所分享的经验和观点对于创业者们极具建设意义。

•第9章包括了笔者对智能时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数据科学及人工智能时代的视角思考总结的较为典型的7个问题,作者也一一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答案。

本书特色

第一,本书首次明确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创新创业能力模型”和“核心创新能力”概念。“创新创业能力模型”是笔者在对超过50个创业项目的指导过程中形成的,是通过亲身创业实践不断验证的智慧总结。通过该模型,读者将对创新创业所需的能力建立一个整体印象,并能够进一步明晰如何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核心创新能力”则是对创新理论的重要补充与创新应用。通过寻找并培养核心创新能力,读者可以思考自己的核心优势,让创新项目聚焦于对核心竞争力的打造。

第二,本书提出了独特的创新创业能力训练方法,根据“创新创业能力模型”将创新创业能力进行分解,形成具体的创新创业能力模块,并针对每种能力提出了具体的训练方法与实操方案。本书还创新性地开发设计了一系列独特的方法和活动来提升读者的创新心智模式和创新思维方式。

第三,本书提出了专创融合的项目训练模型,以提升读者的创新创业能力。本书专门设计了项目从无到有的训练路径,并独创了“创新创业项目构思画布”“创新创业团队生成画布”“核心创新探索画布”,引导读者进行深入的专创融合思考和实践,打造核心创新能力。本书有专门的章节对专创融合项目进行指导,以帮助创业导师指导学生提升创业项目的价值,更好地将学科专业知识融入创新创业实践。

第四,本书有大量的项目案例讲解与指导。案例分为扩展案例与项目案例两类,例如第3章有帮助创业者提升创业成功率的扩展案例,第7章有关于专创融合的项目案例。这些案例都来自笔者的教学实践或创新创业实践,以提升读者的创新创业能力为目的而撰写,极具指导价值。另外,在大部分章的开篇和结尾,笔者加入了“开篇案例”与“延伸阅读”,以补充自己的观点,开阔读者的视野。

第五,本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拓展资源。本书配套了智慧树平台的在线慕课《智能时代下的创新创业实践》,读者可以通过扫描书中二维码的方式学习部分课程,也可以到智慧树平台搜索课程名字学习全套慕课。与本书配套的其他资料(教学资源、拓展资源等)可以到人邮教育社区(www.ryjiaoyu.com)搜索本书书名下载。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黄彦辉

202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