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朕成了暴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8章 老张亦曾年轻热血

游七赶忙上前,又拍又抚,好半晌才让张居正安稳下来。

张居正摆了摆手,轻轻推开游七,语重心长地说道:“现下乃万岁用钱之时,雪中送炭正当时机。”

“你不懂啊,万岁已经要对贪腐官吏下手严惩了。此时不摘清,等着别人攀咬吗?”

朱翊钧行事并没有瞒着张居正,他已经命令东厂和镇抚司秘密调查某些官员的财产。

最先要倒霉的就是经手军队饷粮的各级文官,漂没是他们的发财之道。

朱翊钧已经发现,朝廷拔发的粮饷通常都是足额的。

但经过官员的层层克扣,到了军队手中,基本上都要少两三成,甚至是更多。

这似乎已经成了官场默认的规则,军将不敢言声,御史也不举报弹劾。

张居正对此知道得清楚,但涉及面太广,他也不敢痛下决心。

比如戚继光所部的蓟镇人马,如果不是他严令要足额粮饷,估计不会有那么强的战力。

漂没多少,既看军镇,也看朝中是否有人。

到了明朝末期,这种情形是愈演愈烈,简直成了天经地义的正常事情。

粮饷刚刚走完兵部和户部的流程,还未出京就“漂没”两成;

粮饷发放到各省时又会被“漂没”一成;

到各兵备道衙门又会漂没一部分,兵备道发放到各镇总兵衙门又漂没一部分;

最后,只剩下五成左右的粮饷能发放到各军营。

军将们一瞅,反正已经不够了,也不差我再拿一点吧?

于是,奇葩的家丁制出现了。

于是,吃空饷也成了常规操作。

于是,朱翊钧认为漂没乃万恶之源,军队粮饷不足的罪魁祸首。

那些贪没将士血汗钱的官将,都该死!

正因为张居正知道这些,才凛然心惧。

皇帝对于贪腐简直是深恶痛绝,而他也是其中之一。

刚才与李成梁谈话,他所说的腥风血雨,并不是吓唬,而是提点李成梁。

而上缴非法所得,既得万岁谅解,又解万岁缺钱的燃眉之急。

而且,张居正家族能得以保全,儿孙的前程也有了保障。

游七见老爷发火,也不敢再再劝说拦阻。

“两天时间,必须统计完毕。”张居正严厉地说道:“本相身后荣辱,多在于此,定要经心办妥。”

游七躬身道:“是,老爷。小的定尽心办好。”

张居正挥了挥手,命其退下。

屋内又安静下来,张居正更加疲惫,趴在榻上稍事休息。

但脑海里思绪翻腾,却始终静不下心来。

皇帝要严惩贪腐的决心,在书信中的字里行间表露无遗。

张居正理解万岁的心情,若他是刚出茅庐、少经世事的年轻人。

当听到这些龌蹉的贪腐,肯定也是无比愤慨和痛恨。

但宦海沉浮,在官场滚爬了这么多年。

他或是麻木,或是见怪不怪,或是和光同尘,已经没有了激情。

为了实现他的大抱负,少年时的小理想,已经被抛到了脑后。

“万岁啊,微臣亦有热血之时。奈何,宁折不弯、铁骨铮铮,又如何混迹官场?”

张居正想起了嘉靖三十二年,同年沈鍊、杨继盛冒死上书状告严嵩,却不幸都被严嵩所杀。

在此过程中,恩师徐阶却未施以援手,甚至是一言不发。

张居正再也忍受不了老师的忍气吞声,压抑不住心中的愤懑。

他称病离开了京师,以三年的游历来排解忧郁激愤的心情。

或许,就在这三年游历中,张居正看到了民间疾苦,洞察到了大明的积弊丛丛。

或许,他反复思考,午夜梦回,定位自己的人生目标,寻找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三年之后,张居正悟了,有了要为之奋斗终生的信仰。

“事君如事亲,临危忧困不爱死,忠孝万古多芳声”。

而与此同时,老张也变了,变得和徐阶一样善于隐忍,变得卑鄙而圆滑。

没错,就是卑鄙。

嘉靖帝驾崩,隆庆帝继位,他的老师高拱成为首辅,位高而权重。

张居正清楚自己没有机会取而代之,只好静静地等待着机会。

五年后,隆庆帝突然驾崩。

临死前,隆庆帝将幼子托孤给内阁高拱、张居正和司礼太监冯保。

时刻注意高拱一言一行的张居正,终于等到了机会。

他借着高拱失言,与冯保联手,将其赶下了台。

不管是不是卑鄙手段,张居正终于如愿坐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位,能向着理想奔跑了。

追忆往昔,或感慨,或唏嘘,张居正不知何时,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

…………….

又是一个明媚的清晨,阳光透过纱帘投射在地面、桌柜、床榻。

光影朦胧,缓缓移动,已经到了床幔。

刘昭妃已经醒了一会儿,看着睡得正香的皇帝,抿嘴而笑,却不舍得叫醒。

年轻男女,极尽颠鸾倒凤之欢。又搂抱着说了会儿话,不觉睡得晚了。

外面有轻微的说话声响起,刘昭妃有些无奈。

握着皇帝还放在她胸上的手,轻声唤道:“皇爷,皇爷,该起了。”

早朝时间已被朱翊钧改了,名义是体谅群臣,不必摸黑早起。

但这个时候也该起来洗漱用膳,况且,刘昭妃也不想背上媚惑君王的名声。

朱翊钧眼皮动了动,还是没醒。

刘昭妃只好伸手轻推,再次呼唤。

朱翊钧迷迷糊糊地睁开了眼睛,吧嗒了下嘴,稍显不满地嘟囔道:“天没下雨嘛?”

刘昭妃失笑道:“让皇爷失望了,今儿是大晴天。”

朱翊钧缓缓眨着眼睛,逐渐清醒。手上却又揉摸了几下,才打着呵欠坐了起来。

刘昭妃晕红着脸,起身服侍着皇帝穿衣。

帝妃二人穿着已毕,唤了一声,便有宫人入内,端水拿巾,服侍二人洗漱。

早膳是小笼包,肉香汤鲜。

一碗浓稠香甜的八宝粥,几样小菜,二人吃起来挺顺口。

刘昭妃还贴心地给皇帝剥了个煮鸡蛋,皇帝笑着接过,几口吃掉。

“臣妾明天还用这早膳。”刘昭妃笑着说道:“听说两位太后现在也点菜吃呢!”

朱翊钧说道:“这样吃才健康。活动量小,不宜吃得太过荤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