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味茶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科学与茶的相遇

因茶与李辉教授相识。

在李教授组织的某场茶宴上,一位女宾客拿出我的单丛茶让李教授品。起初李教授不以为意,待到水开茶出,李教授即眉飞色舞起来,当夜李教授便乘兴写下美文一篇以记之。此时我和李教授尚未相识,文中有些细节和一些对我的描述与现实有所出入。为了尊重作者,同时自己偷个懒,我将原文搬上,不作更正,一并附上李教授的个人成就、所学专业和研究成果。在此我就不多嘴了。

李辉,字紫晨,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竹叶单丛

千丝竹沥清如月,

万缕兰馨冷若风。

岂恨人间无所爱,

亭亭一树幸相逢。

诗威携来极品好茶一泡,欲炫于我,初见知为凤凰单丛,心中暗疑,何奇之有?待冲,清香冷射,如月光,如兰草,不可稍滞。饮之,其味更异,若竹沥之鲜爽柔滑。品其气,虽凉,不似他种岩茶之生硬锐寒,入于胃,如夏夜清风拂体,令人百骸俱轻。方言此乃单丛圣手林贞标监制之私茶,等闲不可得之。其叶采自其挚爱之一树单丛。贞标爱此树之甚,不可稍离。古有梅妻鹤子,今者茶妻可喻之也。据言,贞标年少纵横商界,应酬无数,故而伤胃,虽爱岩茶之香,奈何胃不可耐其寒,遂思制成己可饮之茶,潜心试验,独有一树,方成此品。故此岩茶实则洗尽铅华,归隐竹林,如坐而谈玄之高士,清冷不可忍丝毫俗气者。欲得其道,必先爱其物。唯茶如其人,盖茶之而人茶合一矣,必得其道矣。

自那夜喝过单丛之后,李教授便念念不忘了。过了一年,他通过上海的茶友诗威联系上我,自此我们结下了不解茶缘,也让我对茶的魅力和神奇更多了一份憧憬之情。取得联系后,我应李教授之邀前往上海复旦大学与其一叙。

李教授温文尔雅、气质超凡。我一进李教授的办公室就被室内摆设——一尊标满经络穴位的人像吸引住了。李教授见我不解,含笑告诉我,他在研究茶气与经络之间的关系。

在李教授这里见此物居然和茶有关,我的探索之心又被燃起。李教授的实验室让我很是震撼,有各种用来做实验的小白鼠,各种我看不懂的超大仪器、光谱仪等数据记录……李教授介绍说,他爱茶,正在做一系列实验,研究茶的密码和人的基因之间的关系,哪款茶走哪个经络,等等。近期,李教授团队在全国各地收集拍摄各种茶,以及跟茶有关系的人,并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到汕头来和我探讨茶的密码,我真是求之不得。原来我只是盲人摸象,摸到哪儿是哪儿。如今能与李教授结识,相互探讨茶,真是三生有幸。于是,敲定日子期盼李教授临汕。

不日,李教授如约赴会。与李教授共饮两日,我把凤凰单丛从小树茶泡到古树茶,从新茶泡到20世纪70年代的老茶。李教授惊叹不已,连呼岭南有佳木。

惜乎畅谈时短,匆匆两日意犹未尽,只能暂别。李教授让我静候佳音,期待在科技的引领下,我能对茶的认知更进一步。在此也感谢上海茶友诗威的引荐。

2018年6月

初识李辉教授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