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犯罪被害人的法律保护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基本框架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要做好科研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对文献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目前关于环境犯罪被害人的文章并不是很多,因此对与其相关的文献资料也进行了收集,包括与犯罪被害人相关的专著和期刊、与环境犯罪相关的专著和期刊,还有部分博士学位论文和会议论文。此外,还对网络上的相关资料进行了收集,例如百度文库、道客巴巴等资料库中的相关资料。除了国内关于环境犯罪被害人的资料,还对国外的资料进行了收集,特别是国际人权保护机构关于被害人权利的研究报告等。通过对上述资料的整理归纳,对环境犯罪被害人的概念、环境犯罪被害人法律保护的基础理论、环境犯罪被害人法律保护的现状以及国外对环境犯罪被害人的保护情况就有了较为全面的把握。

2.比较研究方法

比较研究方法是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通过比较研究方法,可以对具有相似特征的事物进行比较,包括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些比较得出的结论能够为下一步的研究奠定很好的基础。在环境犯罪被害人的研究中,比较研究方法也至关重要。通过对国内外环境犯罪被害人法律保护情况进行比较研究,能够借鉴国外好的做法和理念,为我国环境犯罪被害人权利的保护添砖加瓦。但是我们要意识到,每个国家的实际情况并不相同。除了考虑环境犯罪被害人的救济情况外,我们还要综合考虑各国的经济水平、文化背景和政治体制。只有在借鉴国外环境犯罪被害人保护制度的同时,充分考虑国内的情况,才能最好地借鉴国外经验,取长补短。

3.实证研究方法

任何犯罪都不是凭空产生的,社会是犯罪发生的根源。我们研究环境犯罪被害人,除了收集理论知识外,还一定要深入社会,探求环境犯罪产生以及环境犯罪被害人法律保护缺失的社会根源。只有了解了社会根源,才能把握环境犯罪被害人权利缺失的真正原因,寻求合适的对策。为此,我们对江苏、福建、贵州等地的法院进行了实地调研,包括案件的收集、案卷的分析等,对我国环境犯罪被害人法律保护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有了全面的了解。这为后文提出环境犯罪被害人法律保护的措施对策提供了实践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论文也显得更有说服力。

4.案例研究方法

作为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案例研究方法几乎在所有的法学论文中都有涉及。没有案例就没有依据,没有说服力。环境犯罪被害人的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都在法院的案例里有所体现。环境犯罪是否有被害人,环境犯罪被害人是否享有相应的权利、是否得到应有的赔偿等,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对法院实际审判的案例进行剖析才能得出。因此,收集案例、解析案例尤为关键。除了到法院进行实地调研收集相关的案例外,各地法院的官网以及中国裁判文书网、北大法宝等网站还有充分的案例资料可以下载。最高人民法院也对环境犯罪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发布,这些资料都为环境犯罪被害人的法律保护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