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章
“出大事了,你赶紧放下手里的活儿上楼来会议室开会。”
大迟上班就接到了老韩打来的电话。内容很短,口气很急,大迟没空多想,抓起自己的记事本和一支笔就奔会议室而去。
会议室里已经挤了很多人,老韩已经坐在那里,布莱特也坐在那里,标志性的大咖啡壶放在会议桌上。只有艾莉莎站在那里,是整个会议室的焦点。看到每个人都严肃的面孔,大迟心想不妙,看来是个重要的会议,自己难道错过了查看邮箱里的会议通知?由不得他多想,他连忙找个空位置坐下,打开记事本。看到大迟进来,艾莉莎又把情况简单介绍了一下,大迟这才明白出了什么事。
出事的原因在于一个数据工具。公司开发的软件是给银行和一些金融机构做业务用的。新功能的开发和测试和验收都需要使用到一些数据。程序员为了方便经常从正式环境中取出数据备份作为测试的数据。因为这些银行和金融机构客户的顾客信息是需要保密的,公司使用了一种数据伪装方法来保护用户隐私。这种方法就是利用字典中的单词,随机替换现有的客户姓名地址等信息。这个工具一直用得很好,直到今天收到用户投诉。在客户验收新功能的时候,测试人员发现一个账户的名字被替换成了“黑鬼”。这个词可是高度敏感的种族主义昵称。“我们公司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艾莉莎总结道,“这样的事情不仅损害了公司的品牌形象,违背了公司平等和消除种族、性别偏见的宗旨,也给我们的客户带来了严重负面影响。如果有人因为这个起诉到法院,官司是必输无疑。到时候的赔偿难以想象。”客户投诉到了公司,又被上升到这个高度,大家怎么会不紧张。客户经理找到产品经理,追问怎么搞出这么个危险的东西给客户。产品经理找到质检人员,质问这么严重的问题为什么可以通过内部测试。质检人员说不关自己的事情,数据伪装的工具可是研发部门的程序员提供的。因此大迟才被召唤到会议室。
得知了这件事情来龙去脉,大迟也坐不住了。虽说自己进公司不久,这个数据伪装工具不是自己开发的,但毕竟是研发部门搞出来的。出了事情,研发部门首当其冲,自己作为程序员也少不了连带责任。尽管照大迟的想法,这就是个技术问题,甚至不是个技术问题,现在成了公司的公关危机了。
“字典是从网上抓来的,里面自然是什么词都有,有好听的,也有难听的,包括骂人的脏话。”大迟解释到,“反正名字地点都是虚假的,现实中根本不存在。就算是骂人,还不知道是骂谁呢。”
“骂谁也不可以啊!”艾莉莎当仁不让。
“这个工具名字替换的逻辑是随机的,这次出现的词,下次未必会再出现。”大迟又试着建议,“让客户重新运行一下这个工具软件,再替换一次不就解决问题了。”
“或许有更糟糕的词被用到。”布莱特开始不停晃动自己的大咖啡壶,仿佛担心里面的咖啡放久了会沉淀。
“就不能换一种别的方法吗?比如把客户名字替换成XXX?”艾莉莎开动脑筋。
“不行,不能替换成一样的。这样会把所有的账户都归结到一个用户名下,分析报表肯定会出错。”大迟拒绝了这个建议。
“现在的问题必须解决。研发应该拿出一个方案。”艾莉莎自己的提议被否决,但是并不打算闭嘴,而是摆出一副领导的姿态。
“我看没有人愿意用我们自己的名字做字典,再说我们也没有那么多人来提供不同的名字。”坐在一旁的布莱特建议,“这个数据伪装的工具还是要用,既然我们拿不出一个新的字典,就还沿用现在的字典,只是需要把现有的词汇过滤一遍,剔除掉那些歧视性的词汇。”
“谁来剔除这些词汇呢?”艾莉莎追问。
“还有谁呢?”布莱特嘿嘿笑着,“谁出的主意谁做,这难道不是我们默认的规矩吗?”
“万一有新的词呢?谁也保不准某个词忽然之间因为什么原因成了新的禁忌。”大迟担心时间久了,免不了还有其它幺蛾子飞出来。
“把这项工作列入每年的审计任务列表,每次审计的时候过一遍这个字典。”布莱特拍拍大迟的肩膀,“我得谢谢你,有了这种每年都要干的活儿,你帮我增加了职业稳定性。”
大迟语塞,不知道怎样回应布莱特。他是真的感谢自己还是在说反话?不管怎样,事情有了解决办法,会议室的紧张气氛也缓和了许多。大家各自继续自己的事情。救火队长布莱特抱着咖啡壶一步一晃地走了。艾莉莎留下忙着整理会议纪要。大迟合上记事本也准备离开,这时他才发现,发生这么大的事情,尼尔森却不在会议室。
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大迟发现自己有一个未接来电,电话号码很是陌生。有谁会给自己打电话呢?大迟的朋友圈很小,难道是史建国?大迟按照号码回拨过去。
“你好啊,迟,我是艾比。”电话里的声音有些熟悉。
“艾比?”大迟一时想不起是哪个艾比,很显然,对方知道自己的名字,不是误拨号码。
“对啊,你那辆福特车现在开得怎样?”
“很好,确切地说是非常好。”大迟听到对方提起福特车,立刻想起当初卖车的销售是叫艾比。
“你这么说让我很开心,我说过相信我没错的。”
“你现在准备退休了吗?”大迟的记忆碎片迅速拼凑成完整的拼图。
“退休?呃,谢谢你,我的朋友,我倒是希望如此,可是我恐怕现在还不能退休,孩子念书要钱,你也知道,现在什么都涨价。我这次电话过来是询问你是否考虑一下冬季胎。现在店里有优惠促销活动。”
“冬季胎?”大迟有些不解。
“对啦,冬季胎。”艾比听出大迟的疑问,马上解释给大迟,“冬天就要来了,加拿大这里雪下得很大。冬季胎能够帮助你的车在雪地上有更好的抓地力,防止打滑。”
“我现在车上的轮胎是什么轮胎?”
“你的车配置是四季胎。”
“四季胎,四季不是包含冬季吗?”
“四季当然包括冬季,但是使用专门的冬季胎能够比你现有的四季胎更好适应冬季的道路。”
“冬季胎要多少钱?”大迟一开始还以为艾比是做销售回访,现在明白了是推销冬季胎。既然是新的生意,就不能不谈到价格这个最关键的因素。
“每条轮胎230元,四条轮胎就是920元。人工费和税费另算。我可以给你15%的折扣。”
大迟有些犹豫了,算上人工费和税费,奔着一千元去了,这毕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谢谢你,这个我再考虑考虑。”
“现在店里促销力度很大,以前还没有15%的这样高的折扣,机会难得。并且你换了冬季胎之后还可以联系保险公司,让保险公司给你的车险打折扣。非常划算。”
大迟觉得四季胎既然号称是四季,自然包括冬季。冬天下雪不假,但是市政有扫雪服务。平时交税不就是要支付这些扫雪清垃圾之类的市政工作吗?自己开车也就是上下班用,又不是去工地或者野外那些没有市政维护的道路,对于冬季专用的轮胎,需求也没有那么迫切。毕竟是上千元的项目,不能不慎重一些。
“谢谢艾比,我暂时没有换轮胎的打算。”
“好吧,你如果有需求随时可以给我打电话。”
挂了电话,大迟心里想,现在的商家总是说有这样那样的折扣,可以怎样去省钱,其实都是套路。你得先花钱才能够省钱。表面上说是省了多少银子,实际交易下来还不是多一笔花钱的支出?很多情况下顾客不是不喜欢折扣,是因为压根就没钱,即使算上折扣也一样。
才把手机放下,桌面的电话响了,是林允芝打来的。
“有什么事情吗?是不是那个提前部分还贷的交易做不下去了?”大迟问林允芝。虽然上次给她演示了一遍,并且把每一个操作步骤都截屏做成文档发送邮件给她,大迟心里还是不能百分百确定。因为他知道测试部门所使用的数据和自己开发部门使用的数据有很大不同。数据的差异,经常是某个不太起眼的差异就可以阻碍交易的正常进行。为了省事,程序员通常自己直接修改数据达成目的。但是测试人员必须通过应用系统的其它交易操作来修正错误。这些事情他没有和林允芝讲过,一方面是解释起来太麻烦,另一方面直接修改数据是开发人员们默认的伎俩,不好搬上台面的问题解决方案。
“不是的。谢谢你上次帮助我。”林允芝在电话里说,“这次是另外一个测试,运行软件的时候出了问题。又要来请教你。”
“这样啊。”大迟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他接着问:“系统有提示什么错误信息吗?”
“没有错误信息,交易页面突然就关掉了。”
大迟才放下的心又提起来了,别不是什么逻辑漏洞导致应用崩溃吧。“你等一下,我到你座位那里,你演示给我看。”
到了林允芝那里,她早已在等候,还提前拖了一把椅子过来让大迟坐。林允芝演示完毕,大迟也一下子说不上来是什么问题,于是他建议说:“既然没有什么提示,那么我们就准备一个检查列表,按检查列表逐项排除问题原因吧。”
“检查列表?”
“对呀,这是标准流程,你们学校不是这样教的吗?”
“上课确实是有讲过检查列表,但是我没想到要这样做。”
“当然要这样做。”大迟一本正经地回答。他没有说自己不希望检查过程太简单就结束。能多一点和她在一起的时间,很惬意。当然时间太长也不好,周围人看出来影响也不好。
林允芝低下头开始在自己的笔袋中翻来翻去。那是一只印有小猫图案的人造革笔袋,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笔。
“你装了多少笔啊?”大迟戏谑道,“好富有,我只用一支铅笔就够了,笔袋都不用。”
“一支笔怎么够?”林允芝似乎没听出大迟在逗她,“你不需要用颜色区分吗?”
“干嘛那么复杂,不考虑成本吗?”
“成本?几支笔和笔袋算什么成本?”
“东西多了,管理也要成本的。你现在找一支笔要翻来翻去不花时间吗?这就是成本。如果就一支笔,那不就简单了。”
“原来你是嫌我找笔太慢。”林允芝撇撇嘴,“你省下来时间来干什么?”
“干什么都好啊,哪怕是发呆。”
“发呆?省下时间来发呆?”林允芝笑了,“节省下时间然后再浪费掉,这样有啥意义?”
“哦,是我用词不准确。”大迟思索一下,“你可以用这些时间来思考人生。”
说话之间,林允芝已经拿出了两支笔:“这种中性笔我有很多,送你一支。”
“好吧,”大迟接过来,“谢谢你的咨询费。”
大迟用笔写下检查列表,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对应的检查方法:
环境问题-系统版本和依赖库的匹配,配置文件参数
应用接口-查看交易日志,明确程序调用关系
程序逻辑-插入信息或者断点调试
数据问题-依据代码逻辑查询数据库
完成了检查列表,大迟就按照它逐步排查故障。大迟手里一边忙着,心里一边在想,这种问题排查的确不是简单的事情,需要一定的经验。说实在的,交给一个还没有毕业正在实习的小丫头,也确实是难为她了。想到这里,他扭头看了一下林允芝。林允芝坐在旁边,手里握着笔,却没有做笔记,眼睛盯着屏幕,脑子里却不知道在想着其它什么事情。看着她三心二意的样子,大迟皱起眉头问她:“怎么了?你在幻想非洲的土地吗?”
“非洲的土地?”林允芝很不解。
“对呀,你迷离的眼神告诉我的。”大迟的幽默没有达到期望的效果,有些意兴阑珊,“你莫非还有其它的事情?”
“嗯,”林允芝脸一红,“我还要准备每周的工作汇报,这些天总是有各种问题,工作没有什么进度,不知道邮件该怎么写。”
原来是因为这个,大迟哼了一声:“工作汇报还不容易?你汇报工作,可以汇报自己做了什么,还可以谈谈自己想做什么。再说了,不仅限于你自己的工作,也可以说说别人的事情啊!”
“别人的事情与我的工作汇报有什么关系?难道要把别人的工作算作我的成绩?这样不对吧?”林允芝小心翼翼地问大迟。
“当然不是要你把别人的成绩算作自己的功劳。同事之间要不要相互帮助?工作要不要相互配合?比如今天这件事情,你完全可以在工作汇报里写自己遇到了什么问题,然后求助了哪些人,尝试了从哪些方面来做深入调查。”大迟顿了顿,加重了语气强调说:“重要的不是你做成什么,而是你做了什么。你要通过这工作汇报获得管理层的注意和认可。其实领导也是人,受自己感知范围所限,最害怕的就是失去掌控,对人的掌控,对事的掌控。获得足够多的信息就是实现掌控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何职务级别不高的秘书往往在办公室里面显得非常有权力?因为秘书能够获取其它人不容易得到的领导的信息,所以显得和领导一样拥有某些权力。”
林允芝被大迟点拨显得茅塞顿开,同时又不无惊讶地问:“你怎么知道这么多?你从前做过领导?”
大迟笑笑,没有回答,权当是默认。虽然国家之间有不同,文化之间有差异,但是人性这一点是互通的。做领导,那是从前。即使不做领导,职场上用点心也是能够领悟到的。大迟把林允芝的提问当作了对自己的夸赞,不免有些自得,也愿意多说两句。
“其实写邮件很有讲究的,里面门道可多了。”大迟看着林允芝天真无邪而又充满渴望的眼睛,不无自豪地解释给她听:“一般说来,如果有人单独写邮件给我求助,我都是用心帮忙的,那都是真有困难,而且相信你可以帮助他们。同样是求助邮件,有些人抄送了自己的经理,那倒不一定真的需要我帮忙,或许只是表个态,做样子给自己上司看而已---瞧瞧,事情我是做不了,而且我已经尽力去寻求其他人援助了。这种情况只需要礼貌回应即可,是否真的帮他把事情做成倒没有那么要紧。还有些人写邮件抄送了你的经理,那就比较恶劣了,明显是借用你的上司来要求你做事情,这种邮件要小心。”
“这种情况一定要优先做好吗?”
“哪里啊,我是说小心这种人。熟悉并玩弄职场规则的,都不是善类。”大迟顿了一下,补充说道,“当然,还是有例外的。”
“例外?”
大迟点点头:“我从前遇到过这样的同事,提前电话给我,说自己准备发这样的邮件,让我不要在意。我们心照不宣,需要给领导演戏。这种情况下大家可以相互配合把事情做好。你会发现有些人可以帮,有些人需要帮,有些人不值得帮,还有些人不能帮。这种不能帮的人千万不要搭理,能躲得越远越好。”
“没想到这里面有这么多门道,我听得都没有信心了。”林允芝一副忐忑不安的样子。
“怕什么,我这不是教给你了吗?”大迟心里想,他们那点把戏算什么?中国最多的是什么?人!论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加拿大比起中国差远了。
“你这么有经验,熟悉职场规则,那么你算不算好人呢?”林允芝狡黠地反问大迟。
“你说呢?”大迟歪着脑袋,“我现在教给了你,你算不算好人?”
“你把我的问题又踢回给我了。”林允芝撅着嘴说,“你知道吗?你说话的口气有时候就像给我们上课的教授。”
大迟觉得自己喜欢上了林允芝,但是究竟是为什么喜欢她呢?是在她身上看到自己从前的影子,对未来充满期望和疑惑?是她漂亮和单纯,简单得如同一张白纸,自己忍不住要在上面写写画画,完成一幅创作?他说不清楚,但是和她在一起有一种心情舒畅的感觉,很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