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10-21 15:13:16
封面
版权信息
前折页
书名页
成长篇
编者的话
纪念我的老师和领路人——朱传一先生
高山景行朱夫子 公益路上一明灯
百年传益 生生不已
追忆朱传一先生
参与筹建美国所
美国人士注视中国的经济变革[1]
美国学术界人士谈研究美国[1]
国外对中国经济改革方针的看法和建议[1]
为什么这是一场“风险性”较大的改革?[1]
美国学者谈经济发展中容易出现的社会问题[1]
附录1:在改革开放进程中认知美国[1]
开拓社会保障体系
美国学者、专家对我国未来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看法[1]
考察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及所获启示[1]
关于建立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雏形问题[1]
中国经济改革的“稳定剂”及其“第四根支柱”
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概况及分析[1]
探索老龄化社会对策
美国的老年学研究与老龄问题[1]
美国老年人社会服务事业的发展及其前景[1]
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家庭养老制度的变迁[1]
开拓互助组合养老的新模式[1]
附录2:中国老年社会学需要研究些什么课题?[1]
推动社区发展实验
国外社区发展实验的进展和我国社区发展的前景[1]
社区服务与建立社区发展指标体系[1]
关于社区服务的发展趋势问题[1]
社区建设及其在中国发展的意义[1]
附录3:80年代以来的社区发展实验[1]
附录4:社会指标的应用[1]
探路现代慈善本土化
中国慈善事业的现代化及其发展前景[1]
关于中国基金会的现状和发展问题[1]
慈善机构与基金会筹资方略[1]
中国非营利部门的成长及政府在其中的作用[1]
中国民间公益事业发展的轨迹与趋势[1]
“孵化”过程要坚持“三靠”[1]
附录5:由两种“孵化”说起
慈善与社会变革[1]
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中国慈善事业[1]
慈善与“维稳”和“维权”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治理中促进社会组织成长[1]
附录6:美国基金会的发展及其对我们的启示[1]
附录7:与非政府组织(NGOs)有关的各类组织[1]
书信
给崔乃夫的信
给阎明复的信
给《慈善》杂志的信
给丘仲辉、张利伟的信
给吕朝的信
给杨团的信
给陈迎炜、吕朝、章萍、商玉生等的信
给顾晓今、王冠丽的信
给王维娜的信
附件
朱传一年谱[1]
朱传一生平[1]
爱德传一基金简介
后折页
封底